其次,火炮的火力也足够强大,足够摧毁绝大多数陆上目标。比如,反坦克炮初速高,采用长杆式穿甲弹可有效对付主战坦克。迫击炮弹道弯曲,可以打击山体反斜面上的目标。而大口径的加农炮、榴弹炮则可有效对付各类掩体,并进行火力压制。上述火炮除了使用传统炮弹,还能使用子母弹、末敏弹、精确制导炮弹甚至炮射导弹,既可以用于压制面目标,也可以精确打击点目标,既可以对付软目标,也能大规模抗击装甲车辆等硬目标。
实际上,因为炮兵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即便拥有强大航空兵力量和武装直升机部队的军队,对火炮的发展和运用仍然十分重视。美国空军和陆军的配合是非常完善的,他们的空地一体作战理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陆军仍然在火炮方面不遗余力。除了装备世界上最轻的、机动性最好的M777超轻型榴弹炮外,还在发展58倍口径的长身管155毫米M109A8自行榴弹炮,最远射程达70公里,未来使用新型增程弹时能打100公里。德国莱茵公司则计划研制采用60倍口径身管的155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可以达到83公里。而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陆军更是崇尚火炮,前不久的红场阅兵就展现了多种先进火炮系统。
高原作战作用更大
在高原山地作战时,炮兵的地位就更重要了。一方面,高原作战会削弱航空兵的支援能力。比如,固定翼飞机在高原机场起飞,可能就要少带弹、少带油,降低了持续支援打击能力。直升机如果没有经过专门设计,武装直升机在高原飞行不仅装不多,而且飞不高(相对高度),机动性能变差,更容易遭遇轻武器和便携式防空导弹打击。一些中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即便是在飞行高度极限飞行,在高原山区相对高度也较低,更容易遭遇防空火力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由陆军使用的炮兵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火炮在高原地区作战,还能打得更远些。因为高原空气稀薄,炮口初速增大,阻力也降低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火炮的射程以及穿甲弹的穿深。当然,由于空气稀薄,高度差较大,要想打得准,就需要对火炮的射表进行重新修正。在1999年的印巴卡吉尔冲突中,印度发射了大量炮弹,但效果并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事发突然,在海拔近7000米的区域作战,没有摸清这一高度的射表。
此外,为适应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炮兵在高原山区作战也要在技战术运用上适当调整,以扬长避短。比如,在一些高原山区,地形崎岖,不适合重型火炮机动,这时就尽量使用轻型牵引式火炮,特别是迫击炮。而远程重型火炮、火箭炮可以靠后部署。此外,由于山区后勤补给不便,如果展开大规模炮战,对炮弹的后勤供应要求很高,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精确制导炮弹的使用比例。这大概也是印度紧急采购“神剑”制导炮弹的原因之一。同时,还要注意炮位侦测雷达等技术侦察手段的运用,能够及时有效压制、摧毁对方炮兵火力和阵地。
来源: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