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中美会不会爆发“新冷战”?2018年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就美国政府的中国政策发表演讲,强调美国已经改变过去数十年的对华政策,从此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一些学者由此认为,“新冷战”已然在中美之间爆发。持不同看法的学者认为,中美开启“新冷战”时代的可能性不大。当然,就现实情况来看,后一种观点才是主流。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美国政府的对华强硬政策不断加强,那么在这一争议问题上的主流舆论将会发生转变。
二、中美关系争议折射出的问题:认知负面概念化、研究局限化、主动塑造意识不强
认知负面概念化对中美关系百害而无一利。过分关注负面概念不仅会忽视对积极因素的挖掘,而且可能会导致预言的实现。事实上,美国和中国都是冷静的,因此会想方设法地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并促进互利政策的落实,但其也可能会被恐惧和敌意支配,作出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因此,应避免对中美关系的探讨陷入负面概念化的误区,防止自证预言的实现。
如果缺乏对美国内政外交的整体把握,那么,中美关系研究就容易出现局限化问题。中美关系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其不仅是双边层面的,也是地区层面的,更是全球层面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美关系“纵横捭阖”的空间就大大扩展了,“狭路相撞”的几率就相应下降了。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发布的一项数据,在18-29岁的美国人中,49%对中国有好感;在30-49岁的美国人中,37%对中国有好感;在50岁以上的美国人中,35%对中国有好感。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朝野上下一致将中国作为头号威胁的结论是不成立的,因而还需要对美国的内政外交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
缺乏主动塑造相互关系的意识,同样不利于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主动塑造意识是与主动塑造能力紧密结合的。主动塑造能力不仅基于对美国内政外交的全面把握,也基于对我国内政外交的全面把握。因而,只有做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增强对外工作“一盘棋”意识,提高主动塑造中美关系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推动中美关系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