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李晓兵答中评:中非合作对两岸关系影响积极
http://www.CRNTT.com   2018-09-06 00:18:01


习近平在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暨第六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中评社香港9月6日电(记者 张心怡)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对中评社表示,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将对两岸关系产生积极影响,亦会让台湾当局认真对待“一个中国”原则,促使岛内民众重新认识台湾的“国际空间”,重新评估两岸关系的基本定位。
 
  “习近平主席在9月3日下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致辞开篇就特别提到,自约翰内斯堡峰会以来,中非合作论坛相继增加了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布基纳法索3名新成员,巴罗总统、特罗瓦达总理、卡博雷总统分别率领三国代表团出席北京峰会,并请现场的与会各国代表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欢迎。”李晓兵说,这一做法可谓是意味深长,极具象征意义。

  9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圆桌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通过的《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特别提到“我们一致同意,继续坚定支持彼此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论坛非方成员承诺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统一大业。”李晓兵认为,这一重要的政治共识的达成和宣布更是成为中非战略合作的重要基石。
 
  李晓兵谈到,在中美贸易激战正酣的背景下,中国将中非合作论坛举办得有声有色,形成了很多重大的共识,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世界上很多大国都已意识到非洲的战略意义和战略价值,从早期美苏在非洲大陆的争夺,到日本、韩国、印度等国都暗中积极地在非洲进行战略推进。中国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苦心经营之后,在非洲可以说是牢牢站住了脚跟,实属不易。中非之间基于共同历史遭遇、发展任务和政治诉求,中非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结下深厚友谊。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十多个国家,为中非关系发展掀开新的一页,为中非人民传统友谊奠基。而今,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发展成就,而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期待摆脱贫困与战争的威胁和困扰,并实现和平稳定、繁荣发展。随着中国大陆整体发展水平和国家实力的提升,再加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推进和落实,中非之间的合作经过初期的外交援助、有限的经贸往来和简单的人文交流,正在从最初发展传统友谊的层次提升到全方位战略合作层次。
 
  李晓兵对中评社指出,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无疑会对两岸关系产生积极影响。拓展“非洲外交”对于台湾当局来说其实早已经是“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很多岛内民众对于台湾当局拿有一些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作为政治“点缀”的做法已经非常排斥。因为台湾受制于各方面的有限条件,并不能和非洲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教育、文化、医疗、农业、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便只有通过“金钱外交”来实现所谓的“邦交”,刷出“国际社会的存在感”。但是,中国大陆方面则完全不需要通过这些方式来进行外交上的争夺,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共识,另一方面,大陆的科技创新能力、工业加工制造能力、经济发展水准、金融贸易实力、教育和文化交流水准都在全面进步,其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以大陆今天的综合实力和非洲国家发展正常的外交关系,可以为非洲国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全面的受益。因此,大陆方面选择站在更高层次上展开国际战略合作,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外交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