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短期通胀压力可控 长期通胀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http://www.CRNTT.com   2021-03-04 09:17:47


  中评社北京3月4日电/2021年前两个月,全球通胀交易急剧升温,铜、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一飞冲天,美债十年期利率从约0.9%一度突破1.6%,市场高度关注前期上涨过快标的潜在的重估风险。

  第一财经日报发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工银国际资深经济学家王宇哲文章分析,由通胀预期引发的经济和金融变盘当前仍处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阶段:

  其一,当前实际通胀的结构性特征明显,全年整体压力并不大,较之于一次性的供给冲击和全面上升的通胀预期,总需求的整体力度将更加具有决定性;

  其二,摆脱疫情和央行收水的微妙赛跑将主导下半年的复苏进程和政策走向,尽管有过度加码之嫌的美国财政刺激有助于推动产出缺口的加速弥合,但发达经济体真正的通胀高峰仍将明显滞后于经济内生修复;

  其三,由总需求修复引致的通胀压力将决定央行相机抉择的步调,在尚且合意的宏观政策环境中,我们对市场整体仍保有谨慎乐观,但需要警惕“雨点”渐进下政策预警“雷声”所带来的一次性调整压力。

  结构性特征明显,需求决定通胀走向

  文章表示,2021年以来,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为最主要表现的全球通胀(预期)交易急剧升温。截至2月26日,年内RJ/CRB商品价格指数攀升逾16%,成本推动型通胀与通胀预期也互相强化,主要发达经济体长端利率明显抬升,比如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飙升超过60个基点,TIPS隐含的通胀预期也稳定在2%上方并小幅上行。

  但对于大宗商品是否进入“超级周期”的议论掩盖了当前全球通胀的非典型特征:其一,与过去十多年来全球制造业通缩主导的通胀疲弱迥异,新冠肺炎疫情非对称的冲击力度和持续性极大程度上抑制了服务业需求,主要经济体复苏路径的时序差异又带来了制造业的结构性“产出缺口”。

  其二,以备受关注的能源和工业金属等商品价格为例,当前市场似乎高估了一次性供给(如严寒天气等)冲击的长期影响或过度需求刺激(如美国财政再加码)对持续拉升整体通胀的有效性,而低估了未来能源结构变化、潜在产能释放等重新平衡长期供求的内生力量。

  其三,疫苗陆续接种后疫情的初步缓解迹象成为了通胀预期上行的另一推动力,但我们认为2021年总需求的复苏力度仍具有状态依存式特征,摆脱疫情和央行收水进度的微妙赛跑决定着总需求的整体力度,也将是全年整体通胀走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