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当斯科特讲无政府主义,他在讲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20-05-10 10:53:50


《六论自发性》,[美] 詹姆斯·C.斯科特着,袁子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230页,58.00元
  中评社北京5月10日电/《东方早报·上海书评》“海上书房”专栏的十问环节中,有一道必问题目:“如果只带一本书去远方,你会带哪本?”2018年7月,我出发去云南挂职扶贫前,遇到同样的情景。在滇西南的山谷中,终于没有控制住“购书如山倒”的热望,陆陆续续或搬或买了好几批,以至于一年之后返回上海时,自作聪明地以为飞机托运会比快递划算,结果为这几十公斤的书额外付了四百多块钱。不过,在我出发时,只随身带了一本书。我想,既然是去云南,去深山,去面向东南亚的边疆地区,那就应该带斯科特的那本《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

  斯科特有一种魔力。他一贯擅长于小切口中见大纵深、在小概念里出大气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中,他以“生存伦理”对汤普森的“道义经济”做了新的拓展和阐释;到了八十年代的《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他对这些底层小人物的描摹已经推进到精神世界,致力于揭示底层的日常政治或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九十年代的《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中,他再次翻转角度,居高临下地审视国家主体推动的现代化,其狭窄管道是如何裁剪自然状态的丰富多元,造成“好心办坏事”的结局;2009年,他出版了《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中译本由三联书店在2016年出版,2019年做了全面修订),可谓把“脑洞”开到了极致,在政治人类学和历史社会学的脉络之外继续探问,重构性地书写了一部山地政治的可能演变史和移民史,把“惹不起,躲得起”的朴素逻辑,上升到有意为之的主动远避现代财政和自觉逃离现代国家网格化、数目字管理的政治智慧高度,这样的高山文明,着实是“深藏功与名”,不服都不行。

  当然,斯科特的身上也一贯存在着巨大争议。他笔下的国家形象,无论是前现代的王朝统治者、近代殖民者,抑或谙熟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技术的国家政府,都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不断扩张权力范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勒索者”角色。这当然与底层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冲突,国家与社会、与底层、与农民的关系被简化为一种深刻的互不信任,相应地就必然要导致一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反覆博弈和形式主义对抗官僚主义的理性狡计。不过,国家的目的果真仅仅在于控制国民,以至于引发部分人群遁走高山、寻找国家权力不及的乌托邦空间以逃避统治?这样一种带有浓厚后现代风格、反进步史观的解释,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弹琵琶、促人深思,但与人类社会减贫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我在脱贫攻坚一线观察到的诸多事实和常识,确有不小的差距。

  直到2019年末,读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最新译介的斯科特2012年的作品《六论自发性:自主、尊严,以及有意义的工作和游戏》,我们终于看到了他对自己半个世纪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