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演习,大都是由主办国和主要参演国担任课目指挥舰,此次我们为体现友谊平等,6个海上演练课目分别由不同舰艇轮流担任指挥舰。”海上联合编队指挥所中方指挥员彭固良说,这种设置能够使各国官兵都得到锻炼,能够提高各国海军指挥协调能力。
演练期间,各国舰艇根据不同阶段任务,以指挥舰为中心,以扇形警戒队形或“一”字形列队挺进。“扇形警戒幕是根据舰艇的装备性能及职能进行展开,以指挥舰为中心,各国舰艇在分配的扇形警戒区域内根据规定航速范围自由机动。”军山湖舰实习舰长蔡峰说,“一”字形指挥简单,为各舰预留了更大的预先机动及战术规避空间,有利于开展“地毯式”海上搜救。
读懂了
编队通信课目演练中,指挥舰依据《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内容向各舰提问,各国参演舰艇通过代码抢答的方式进行计分比赛。
“几乎是对方一提出问题,大家就能快速说出答案。”各国海军对于规则的熟悉程度,让黄山舰中士刘珍文印象深刻:“我们舰艇官兵平时都会抽空学习英文,简单的英文代码是难不倒我们的。”
刘珍文说,每次多国海军活动都像是一次外交活动,置身其间,感觉自己就是一名小小“外交官”,每参加一次,自己的功力就增长一分。
主动学习,取长补短,参演官兵逐渐培养起了国际化思维。联演期间,武器装备保养、舰容舰貌、专业技能……水兵们用自己的语言,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而读懂对方,便是信任的基础。
“统一的规则代码,在直升机甲板互降过程中发挥了不错的效果。”广州舰舰长刘斌说。
在与新加坡“忠诚号”护卫舰开展直升机降落对接作业时,新方驾驶室与广州舰通过甚高频通信后,立即清空甲板严阵以待,我直升机根据新方甲板红蓝指示牌信息实现平稳降落。这种通信方式不仅极大提高了对接效率,而且避免了语言不通、信号不稳等因素对指挥协同的影响。
凝聚互信,展现担当。每一次联演累积起来的互信与友谊,必定为未来的海上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中国与东盟也将携手为打造南海“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