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4月7日电/ 沉寂3年多的核电再次走进公众视野。今年一季度,有关核电的消息接连不断。专家预计,年内至少将有10台机组获批,并有望开建。核电重启背后是广阔的市场,但安全始终是高悬于核电发展之上的关键前提和绝对底线
沉寂3年多的核电再次走进公众视野。“有序稳妥推进核电建设仍然是我国的基本战略,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是全面进入清洁能源时代的必然选择。中国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核电,今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如是说。这意味着,核电行业结束3年零核准的困局后,有望迎来复苏之年。
资料显示,自2015年核准8台新建核电机组后,中国核电行业经历了3年多的“零审批”状态。
2019年初,这一“冷冻”状态开始悄然改变。1月30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漳州核电一期项目1号、2号机组,以及中国广核集团惠州太平岭核电一期项目1号、2号机组获得核准。3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公示了两份关于漳州核电、太平岭核电项目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显示漳州核电1号机组、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将于2019年6月份开工。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徐玉明透露,年内至少将有10台机组获批,并有望开建。他表示,目前有8台机组的审批在年内较为明确。分别是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漳州核电一期两台机组、惠州太平岭核电一期两台机组,以及采用俄罗斯VVER技术的辽宁徐大堡核电、江苏田湾核电各两台机组。
核电在我国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根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45台,装机容量4590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1台,装机容量为1280万千瓦,规模居世界第一位。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介绍,2018年新投产7台机组,在运核电机组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发电量29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7184小时。中国自主创新的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进展顺利,有望2020年建成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