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石油人民币:走向共赢新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9-05-21 08:25:53


  中评社北京5月21日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019年4月末至今,美国再度对伊朗高举石油制裁大棒。此举不仅导致伊朗于5月15日正式停止履行核协议下的部分承诺,也对欧元区、中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造成沉重的供给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政治经济的黑天鹅风险。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国际金融危机至今,单一的石油美元体系逐渐落后于全球经济的新趋势,已成为限制全球复苏的枷锁,并为地缘政治冲突提供了工具。笔者认为,扭转这一局势,关键在于发展石油人民币,进而构建多元化的石油计价结算体系。

  以此为支点,中国、石油出口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有望形成多方共赢的“互惠循环”,为全球长周期复苏注入新动力。展望未来,伴随美国民粹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持续涨潮,单一石油美元体系的内生短板将加速兑现,有望为石油人民币体系的建立创造长期机遇。

  单一的石油美元已成为全球复苏的枷锁

  国际金融危机十年之间,以美元作为唯一基准的石油计价结算体系逐步暴露出严重缺陷。危机十年之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不仅打断了全球同步复苏的既定路线,亦加速凸显了石油美元体系的负面影响。由此,破局之变的时机正在成熟,构建多元化的石油计价结算体系,已成为大势所趋。

  对于全球经济,单一的石油美元加剧了复苏进程的转换风险。

   第一,流动性错配。石油美元体系下,石油出口国积累的石油美元盈余,通过主权基金等渠道,为全球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提供了流动性,同时也强化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负向外溢作用。一旦美联储政策路径与新兴市场复苏进程产生冲突,作为复苏主引擎的新兴市场将面临流动性过剩和短缺的交替冲击,复苏过程的脆弱性由此增强。

  第二,话语权错配。石油美元体系的存在,维护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超然地位,同时也支撑了发达国家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能源署等国际机构中的主导权。受此影响,全球治理体系的存量改革进展缓慢。新兴市场的话语权与其对全球复苏的贡献不相匹配,抑制了其进行全球政策协同、参与全球治理的主动性,贸易保护主义、竞争性贬值、经济孤岛主义、地缘政治冲突等摩擦性风险因此高涨。

  针对以上问题,以人民币这一新兴市场货币为基准,发展石油人民币体系,既能够对冲美联储政策的负向外溢,为新兴市场复苏提供周期匹配的流动性支持,更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全球复苏的长期持续奠定制度性基础。

  对于石油出口国,单一的石油美元侵蚀了经济金融的安全稳定。沙特、伊朗、俄罗斯等国以石油出口为经济支柱,在单一的石油美元体系下产生了两项系统性的风险短板。

  一方面,美元波动冲击经济稳定。例如,2014年至今,美元指数的中枢水平整体抬升,以美元计价的原油则随之陷入痛苦的相对低价期(详见附图)。在此阶段,石油出口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引发了赤字恶化、资本外流、货币贬值、金融市场震荡等连锁反应。

  另一方面,经济制裁威胁国家安全。石油美元体系下,美国能够依靠美元的国际清算系统发起制裁,限制或阻断金融交易渠道,从而打击能源国家的石油出口。近年来,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冲突的升级,美国先后发动了对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的经济制裁,导致这些国家在本轮危机中雪上加霜。有鉴于此,上述国家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多国已经尝试绕过石油美元体系,在双边石油贸易中采用欧元、人民币等非美货币,沙特、巴西、苏丹等国也已展露观望姿态。2018年以来,“美国优先”主义愈演愈烈,因此单一的石油美元对石油出口国的桎梏将更加严重,石油贸易的去美元化需求有望持续高涨。

  多元的石油计价结算体系有望开启共赢模式

  缓冲上述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建立石油人民币体系,使石油出口国能够直接以石油换取人民币收入。这一体系并非取代石油美元体系、争夺货币霸权,而是与石油美元、石油欧元等多元体系共存,消除单一货币的垄断地位,为全球石油贸易提供公平竞争、自由选择的计价和结算基准,从而有望为全球长周期复苏注入新动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