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为什么呢?
李:中国在强烈反对萨德的过程中,对韩国采取了经济制裁手段,由此原因,韩国经济专家们对韩中经济合作的积极性不如以前。
薛:中国商务部规划的海外经贸合作区中,有个在韩国,但迄今没有什么动静,也许根本就没怎么做。你知道那个经贸合作区吗?
李:韩国在哪儿有中国经贸区?我不知道。
薛:中国海外经贸区。像泰国、越南都有,韩国也有一个,俄罗斯至少有两个。看来韩国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也说明没做起来。一个原因可能是,韩国根本不积极。
河:不太清楚。
4、“一带一路”提出来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有没有什么变化?
李:完全变了。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后,开始把自己定位为世界性(global)国家。过去中国认为自己是东亚国家,现在认为(自己)是跟美国那样的世界性国家。虽然中国的国力没有达到美国的程度,但中国的影响力基本上是世界性的。现在中国提出的外交政策方向,是一种世界性大国(globalpower)。也就是说,中国做什么,中国向什么方向发展,这些观点完全转变。这是一种范式(paradigm)的转型。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薛:我同不同意不重要,今天是我听你讲观点。以后你可以再问我的观点。(河先生)你有补充吗?看你好像不是特别同意李教授的看法。
河:我基本上同意她的观点,但是对范式(paradigm)性变化的问题有所不同。中国的外交政策确实有变化。如果说过去的中国外交比较被动的话,现在变成主动性的。但是从理论上看,涉及的还是现实主义,即通过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成为强大国家。因此中国外交跟通过扩大影响力成为强大国家的美国模式差不多。我和她的观点有所不同,(我认为)这不是范式(paradigm)的变化。
李:我还是认为这是范式(paradigm)的变化。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以来,地理认同性(Identity)和战略定位有变化了,就是从东亚国家转向世界性的国家。还有,“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政策,也是通过经济手段来提高软权力的策略。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将会出现中文和人民币的广泛使用,并且通过建设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可以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技术标准。其实,中国“一带一路”政策里面已经考虑到这些内容了。这跟过去不同。邓小平时代的国家战略主要涉及国内生产总值(GDP)等国内经济发展方面,而“一带一路”主要涉及国际社会方面,也就是说,中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强大国家。所以,我说这是一种范式(paradigm)的改变。
薛:你们两个对范式(paradigm)的理解不一样:你(李教授)是觉得中国的范式(paradigm)变了;他(河教授)觉得,从全世界来看这范式(paradigm)美国早就做了,(中国)不过是跟美国的一样的而已,所以你们两个没有矛盾。
河:在她所说的变化里面,也有世界性的考虑。因为中国要建立一个中国标准,这跟中国过去的战略确实不一样。但是,“一带一路”里面的这种世界性还是偏重于中国影响力的扩大。从这方面看,世界性的意义只不过是中国替代美国,背后规律还是一样的,即,哪个国家影响力大,哪个国家就是强国的规律。中国还是离不开这种规律。中国虽然提出中国式的外交理念,比如,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但是这些理念还没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没体现出这种理念的客观结果。
李:我为什么提这个范式(paradigm)的转变呢?中国在提出“一带一路”之前,也常常提过“负责任的大国”这种说法。但是这种说法里面没有世界性大国面貌和战略性的考虑。习近平上台以后,提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一带一路”开始世界性大国战略性的考虑,这是范式(paradigm)的转变。
河:如果中国在价值方面提出了新的概念,进而使得国际关系规律也有变化的话,那么可以说是国际秩序的范式(paradigm)变化。虽然中国努力提出新的价值体系,但按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外交还没充分体现出新的价值体系,将来的发展有待观察。
李:其实我跟他的观点不矛盾。为了实现习近平上台以后提出的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应该需要向国际社会提出对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思想或价值方面的蓝图。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性的强大国家,需要经济、军事的强大以外,还有价值、文化、制度等方面的软权力。其实“一带一路”提出之前,中国已经提出过核心价值观,但过去中国基本上没强调跟美国不一样的价值体系的建立。18大以后,中国开始强调以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为中心内容的中国特色价值体系,但目前还没有建立具体的中国特色价值体系。
薛:你觉得中国未来能够取代美国吗?中国变成第一(No.1),美国变成第二(No.2)。全世界大部分人先听中国的,再听美国的。有可能吗?
李:从现在的情况来说,在中短期内不可能。
薛:为什么?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取代不了美国吗?
李:我最近比较集中研究中国的软权力方面,包括民主政治制度和文化等等。总有一天,中国在经济、军事力量方面可能超过美国,或者跟得上美国。但是从软权力的观点来看,在一段时间内中国自己建立新的价值体系的可能性不太大。关键是能否获得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薛:这看得到苗头吗?
李:最近习近平提出了跟美国不一样的新价值观,但实际建立起来非常不容易。
薛:(河)你呢?你觉得中国未来,比如说一百年、两百年(以后),有可能取代美国吗?
河:我觉得非常艰难,因为美国现在已经享受优先的地位,美国所制定的规律、规则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标准。并且现在的世界是西方文化主导的,中国文化还不具备普遍性。
薛:你讲的文化也包括政治文化吧?
河:包括政治文化,也包括制度、规则。
薛:什么样的制度规则?
河:经济规则,比如现在是WTO体制。
薛:政治经济规则?
河:货币、金融、经济、外交都有。外交方面也是,我们都是按照西方的外交方式来推进外交关系,已经西化了。现在主流的思想、文化、民主,都是从西方过来的,西方文化已经获得了普世性。如果中国要取代美国,需要中国文化获得超越西方的普世性。这非常难,需要很长时间。
薛:你的意思是,几乎没有可能?
李:比如说,在经济方面上中国开始建立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AII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中国式的制度和机构。但是这些制度的影响力还跟不上ADB(亚洲开发银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BR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的影响力。
在安全方面上,美国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美日同盟等多边或两边同盟关系维持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但中国没有明确提出新的方式来替代以美国为中心的秩序。
还有价值观方面,美国提出自由、民主、人权、市场经济等的价值观,这些已经成为了大家都接受的普遍性价值。但我不太清楚中国式价值的具体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