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农村人居环境需统筹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19-12-01 09:37:17


  中评社北京12月1日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人民日报发表全国人大代表孙兵文章分析,首先,农村环境治理保护手段单一。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粪污等污染源,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或丢弃,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工作体系不健全。部分建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未能发挥应有的治污效应,生活垃圾处理在线监测和动态管理机制也没有建立。

  最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不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县级财政拨款,存在着财政资金压力大、审批流程复杂等问题。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导致多数农村环保工程面临推动难、落实难的尴尬境地。

  文章建议,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建立完善城乡统筹治理模式。支持各地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小集镇环境综合整治,打破城、乡界限,发挥县市的技术和运输优势,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运行管理体系。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资源向农村延伸,建立健全城乡统筹治理的长效机制。启动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立法工作,加大整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支持力度,提高畜禽规模化养殖场设施配套化率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

  加快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建议采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一点、地方政府投入一点、社会资金参与一点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同时,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者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鼓励支持基层创新探索。中国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各地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法,比如,“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或微动力处理”模式、“就势造景、就地取材、就近创业”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家家门前两个筐,垃圾分类往里装的”农村垃圾分类模式等,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建议加大对地方探索的支持力度,总结适合不同自然禀赋、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民风民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案例,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推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