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王海运:中俄不妨将两军推升为“特殊友军”
http://www.CRNTT.com   2019-06-03 11:01:29


  中评社北京6月3日电/军事关系是国家关系中最具战略性、带动性的领域,其对建交70年的中俄关系影响尤其突出。笔者大半辈子研究中俄军事关系,将近10年作为我国武装力量驻苏联和俄罗斯的代表,直接参与中俄军事关系运筹、军事合作推动。建交70年,两国军事关系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结盟,到六七十年代对抗,再到80年代后关系正常化、合作持续深化的曲折过程。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中国第一时间承认俄罗斯为苏联的继承国。此后近30年里,军事关系成为两国战略协作不断提升的重要促动因素。这个时期,中俄军事关系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一是军事技术领域。早在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出于缓解经济困难的考虑,苏联政府已表示有意与中国开展军事技术合作。笔者当时担任我国驻苏联使馆陆海空军副武官,主管两国间军事技术合作推进工作,与当时的苏联军工主管部门多有接触,曾陪同我国军事工业代表团考察苏联十几个军工城,重点了解苏联军事技术的发展状况。

  两国大规模军事技术合作大体是从1993年开始的。为改变我军武器装备的落后状况,我国决定大批量引进俄罗斯新一代军事技术装备。那些年,我军委、总部首长频繁访俄,军事技术合作一直是双方会谈的重头戏。需要指出,当时中国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军事技术封锁,俄罗斯几乎成了我军先进武器装备的唯一来源。

  二是边境地区军事安全领域。在两国边界问题谈判取得积极进展的基础上,中俄两军立即开始“相互裁减边境地区军事力量的谈判”,本人有幸参与其中。作为谈判的早期收获,1996年,以中国为一方,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另一方的“五国两方”,在上海达成《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1997年,“上海五国”在莫斯科举行第二次元首会晤,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自此,中国同俄罗斯及中亚三国漫长的共同边界,由军事对抗前沿变成睦邻友好合作的纽带。正是在五国元首会晤基础上,形成“上海五国”合作机制,从而为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夯下关键性基石。

  三是军事教育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俄两军达成在军事教育领域加强合作的协议,我军开始向俄数十所军事学院规模性派遣军事留学生。本世纪初,我军同时在俄军院校接受培训的军事人员最多时达200余人,这还不包括为接收军事装备而大批赴俄培训的飞行员、舰员及其他军事技术人员。这些优秀中青年军官经过俄罗斯军事院校培训,在我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联合军事演习领域。中俄联合军演始于2005年。在此之前俄方曾多次表达开展联合军演的意愿,我作为国家驻俄军事力量总代表也曾多次向国内建议接受俄方建议。2005年夏从海参崴至黄海和胶东半岛的中俄大规模联合军演,本人现场观摩,激动不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