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用好市场力量助力知识产权价值“变现”
http://www.CRNTT.com   2020-05-13 08:39:10


  中评社北京5月13日电/近日,财政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文,提出经过三年时间,在重点城市构建起规范化、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中央财政对每个城市支持1.5亿元。国家加强引导和投入,大力支持知识产权运营,就是为了促进知识产权市场价值更充分实现,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发表记者董碧娟评论文章表示,随着中国知识产权质量稳步提升,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全面加强,一大批知识产权成果涌向市场发光发热,运用效益明显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到1515亿元,同比增长23.8%;2018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10.7万亿元,占GDP比重11.6%。

  然而,中国知识产权运营链条上还存在一些难点和堵点。比如,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知识产权产出“大户”,尽管近年来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转化和应用,但仍然较为缺乏专业运营人才,知识产权转化效率和质量仍待提升。同时,一些企业手握知识产权但由于缺少对接主体和转化应用的配套支撑,知识结晶无奈被“束之高阁”。

  文章认为,对于知识产权,创造是源头,运用是目的。针对系列难点堵点,我们仍需下大气力,以系统性、全局性、长远性统筹部署,“精雕细琢”知识产权运营链条,促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与实体产业紧密融通,让成果市场价值更充分实现。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次“大考”中,新动能、新经济展现出强韧的生命力。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是今后一个重要的着力方向。而知识产权正是孕育新动能的萌芽,在其有效运营过程中能创造更多新增长点,带来更多新业态、新模式。

  疫情对企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尤其对于众多轻资产的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这种情况下,通过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依法依规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措施能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与此同时,由于知识产权运营涉及政策、平台、资本、产业、人才等多方面,各地情况又不一,因而全方位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政策设计及执行水平、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过程中,也能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章指出,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既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实践,也离不开广大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既离不开法律制度环境的持续优化,也离不开全民知识产权意识的巩固加强;既离不开科研人才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专业运营人才的深耕细作。

  在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过程中,从创造端而言,要注重成果与市场的适配性,要让创新更好地瞄准市场需求,更接“地气”,从而在源头上增强成果转移转化的潜能。从转化、运营端而言,要培育熟悉知识产权运营、了解市场规则的专业人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实践中,有不少知识产权的创造者直接从事成果转化,“老师”变“老板”。虽然不乏成功案例,但也因为专业知识不足、对市场不熟悉等原因限制了成果转化的效果,甚至有时会导致失败。大力构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就是让更多专业人士参与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提高成果转化应用的成功率,降低风险和成本。

  各地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加强政策集成和资源集聚,优化工作机制,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尤其要注重调动人才积极性,把各环节、各领域人才的力量更好地汇集到知识产权运营链条中来,齐心协力加强创新探索,创造和释放更多知识产权价值。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