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英国“脱欧”会导致与欧盟经贸脱钩吗?
http://www.CRNTT.com   2020-01-17 08:05:40


  中评社北京1月17日电/1月9日,英国议会下院以330票对231票的巨大优势,通过了首相约翰逊提出的脱欧草案,意味着英国“脱欧”方案在议会层面的立法程序已经成功大半,此后若法案得到英国上院通过并获得女王的批准,则英国将有望在1月31日实现有协议脱欧。然而,这一日期对于英欧构建未来关系而言仍只是漫长旅途的开端,未来英欧之间在经贸领域仍然有脱钩的风险。

  此次三读通过是约翰逊携2019年12月大选取得压倒性胜利后,继续趁热打铁扩大战果的结果。由于英国上下普遍对延宕近四年的脱欧进程“累感不爱”,急切希望政府能够带领国家取得明确性的结果,因此约翰逊“搞定脱欧”的竞选宣言和施政理念赢得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也令多年来严重分裂的保守党得以统一思想和路线,就实现脱欧和稳定执政相向而行。虽然此次脱欧协议支持票数与保守党365个下院席位仍有一定差距,显示自大选以来约翰逊的路线和领导力出现一定松动,然而绝对的政治优势仍保证脱欧进程的稳定推进。虽然上议院中保守党的力量优势并不显着,然而多数民众支持脱欧已经是大势所趋,且约翰逊亦与女王在完成脱欧问题上达成最大程度的共识。

  因此,未来英国国内的政治程序不大可能左右“脱欧”的大趋势。《金融时报》评论文章称,当前约翰逊首相拥有相当强的政治优势,政府有足够能力促使上议院做出有利于其偏好的选择。欧盟方面亦希望减少脱欧的不确定性。英欧双方均将关注重点放到下一阶段,即如何构建未来英欧关系特别是双边经贸关系,然而目前看双方的共识和妥协空间仍然极为有限。同时,约翰逊与英国议会通过立法将脱欧后的过渡期限制在2020年底,也给经贸协议谈判带来了巨大压力。欧盟委员会新任主席冯德莱恩于议会三读脱欧协议前到访英国,媒体评论其与约翰逊的会晤“释放积极信号”,表示英欧之间应该达成“零关税、零配额、零倾销”的贸易协议。然而,她仍然强调“2020年底达成全面的贸易协定几乎不可能”。目前,英欧贸易协定在三方面具有分歧。

  首先,英国需靠拢欧盟的商品和服务规则标准。冯德莱恩表示,英国在制药、汽车等行业的商业模式和规则标准需向欧盟靠拢。事实上,英国与欧盟多年来在相关产业形成高度的价值链依赖关系,双方企业的合作如齿轮咬合一般紧密和自然。约翰逊在与冯德莱恩会晤时对其表示,英国在环境或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某些标准比欧盟还要严格。然而,遵循欧盟标准的背后却体现着英欧双方就脱欧问题的根本性政治分歧。英国谋求脱欧的原因之一即寻求脱离欧盟法律的束缚,重获英国在立法和司法上的独立性;而欧盟则希望在未来经贸关系中实行其单一市场通行标准,显示英国脱欧后欧洲单一市场继续保持权威与影响力。

  其次,英欧贸易协议需保持“公平的竞争规则”。欧盟方面提出,英国在国家救助、补贴以及监管等经济规则上应该与欧盟保持同一水平,以避免英国在签署英欧贸易协定后,在欧盟市场上具有过于明显的竞争优势,损害欧盟的经济公平。事实上,英国和欧洲大陆长期以来分别秉持着“盎格鲁-撒克逊”经济模式和“莱茵模式”两种不同的经济理念,对于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较大的认知差异,即英国倾向于市场自由,偏好亲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的经济政策,鼓吹自由化和去监管化;欧洲大陆及欧盟大部分国家则主张在发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用同时,以政府力量维护社会正义和市场竞争的基本秩序。冯德莱恩在最近的演讲中表示,“高质量的贸易协定”必须在环保、劳工标准和税收领域执行严格的监管规定,显示欧盟捍卫自身经济理念,不愿给提出脱欧的英国“开后门”“搞特殊”。

  其三,欧英之间就捕鱼权问题仍存分歧。欧盟提出,英欧经贸协定应保护欧盟渔民继续在英国海域捕鱼的权利,但英国则高度重视其中的主权权威和经济利益。在此前的大选中,保守党亦承诺保护英国渔民的利益,以获得这部分人群的选票。双方在政治压力的推动下,很难就此达成妥协。

  三方面复杂问题使得年底前达成全面的英欧经贸协定面临巨大阻碍。双方均不得不应对两难的困境。对于英国而言,保守党无法承受英欧经贸关系动荡带来的政治后果,同时其必须兑现重振英格兰西北部铁锈带地区经济的诺言,以及通过脱欧重新掌握英国主权与司法的承诺。而欧盟则必须保持欧洲单一市场规则的统一性与严肃性,但2018年以来欧洲经济下行压力也使其必须回避英欧经贸“脱钩”带来的冲击。这使得双方妥协和谈判的难度大为增加。此外,当前欧盟对于英国的需求也已超越了经贸层面。冯德莱恩在演讲中指出,未来欧盟和英国应在维护欧洲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持续合作,特别是欧委会近期提出《欧洲绿色协定》规定了2050年全欧洲实现“碳中和”的巨大愿景,也依赖于英国的积极行动。因此,各方面因素使得今年一年围绕未来关系的谈判变得无比复杂,在英国已经立法限制脱欧过渡期的前提下,恐怕英国和欧盟都必须为可能的“经贸脱钩”做好最坏打算。

  来源:中国网  作者:董一凡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