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建设新型国家创新生态系统 加速国企创新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9-03-26 09:14:23


 
  第五条路径:“互联网+”新技术应用加速生态转型。

  互联网是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制造的重要载体。“互联网+”战略不仅仅是新兴产业和新创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更是传统企业尤其是国有经济从粗放型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重要路径。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纳米科技、边缘计算、生物科技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挑战传统业务模式和市场格局的同时,也为国有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机遇。“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依托,将充分释放国有企业的规模优势,将资源优势、人力资本存量优势转化为网络协同优势和生态扩张优势,加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平台化、生态化转型,进而整合行业、区域创新资源,赋能产业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以徐工集团为例,成立于1989年的徐工集团,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工厂,跨越式发展成为连续29年保持工程机械行业中国第一,并跻身世界前十的世界级制造业企业,其创新发展的亮点就是“互联网+”新技术应用的模式。徐工集团的信息化提升和“互联网+”应用在业内起步较早,徐工通过服务云、管理云、信息云的“三云协同”打造的“信息化引擎”,有效支撑了集团技术知识体系和管理知识体系的建设和融合发展。自2014年起,徐工信息化团队升级成立徐工信息公司,将徐工集团的制造技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经验以及物联网探索经验整合,搭建Xrea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道路机械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志着徐工集团正式从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阶段,向产业跃升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升级。徐工信息在智能产品、智能服务和全生命周期等多种场景的探索和应用,将进一步助推智能制造和行业创新生态的快速发展。

  第六条路径:开放与整合并进升级全球创新影响力。

  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抓住全球化的机遇,既要通过开放,推动中国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更要进一步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资源配置,构筑跨区域和跨国协同的优势,加快中国品牌和中国管理思想“走出去”。国有企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通过开放与整合并进升级全球创新影响力,既有助于培育企业冠军产品、寻求新的增长点,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也能有效配合“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多边合作,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外合作共赢。

  与深圳特区同龄的中集集团,是开放与整合并进升级全球创新影响力这一路径的典型代表。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二家中欧合资企业,与生俱来的开放基因,加上30多年的全球化开放——整合探索,助力中集集团自1980年成立以来快速发展壮大,成为在全球拥有超过20项明星产品、在20多个细分设备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的企业。“贴近客户,全球运营,地方智慧”的商业智慧也贯穿在中集集团走向全球的全过程。中集集团这一全球创新生态体系中,有分布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7家研发中心以及120多家制造基地,以及300多家成员企业,以欧美为主的海外实体企业40多家,海外员工超过6000名,在车辆、能化、空港等主营业务领域实现60%海外销售、40%海外制造,更取得了以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一号”为代表的世界级创新突破。

  中集集团的探索表明,以开放和并购进入新区域和新业务领域,获取新市场和新技术,以自身科研能力和管理变革整合全球资源,形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双轮驱动模式,加速科技创新整合能力和全球影响力,是中国国有企业国际化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通过开放协同加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文章指出,进入对外开放新阶段,面对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冲击与挑战,必须调整发展战略,从摸着石头过河,迈向基于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的整合模式,加速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对此,需要依托整合式创新和创新生态系统等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新理论,通过开放协同加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效能,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提高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应用。

  在加速国企创新发展的具体路径方面,首要选择是通过国家战略和制度创新引领重大攻关,鼓励国有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转型,在重要领域坚持高密度研发实现自主可控,借助产学研用融合提升集群协同,运用“互联网+”新技术应用加速生态转型,并兼顾开放与整合升级全球创新影响力。

  展望未来,针对国有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扎根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制度逻辑,整合国企创新发展的经济逻辑和技术逻辑,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管理哲学相融合,赋能国有企业可持续创新。具体实践中,需要将新技术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充分平衡渐进性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之路,通过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来提升生产效率,与民营企业相辅相成、高度协作,实现双轮驱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加速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实现科技创新强国,战略转型是关键。科技创新战略必须从跟随到引领,立足战略转型,立足技术创新链的完整和核心能力的提升、立足核心技术的充分占有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掌控,从引进集成上升到自主原创,从简单开放走向基于自主的整合。为持续推动重大核心技术突破,建议科学配置专注于提升整合创新能力的研究体系——成立高附加制造和整合创新战略咨询委员会,与由央企为主导建设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大科学中心形成“铁三角”的支撑布局;科研院校和企业形成科技创新“双引擎”,布局和共建一批颠覆性技术研究院,专注于战略级、高风险和长周期的基础性研究项目。瞄准战略领域、新兴交叉、前沿和薄弱学科以及重大问题,按比例保障基础性科研经费投入,补“弱”增“强”,以战略视野和顶层设计作为引领,形成面向核心技术创新和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金融-中介-市场”整合式创新生态体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