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哲学史十讲》中国气派的哲学史
http://www.CRNTT.com   2020-12-30 18:23:53


 
  实际上,中国哲学学科发展一百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不会通中西,是没有出路的。郭齐勇先生指出,“百年来,在中国哲学学科建立、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不以西方哲学为参照。”但以西方哲学为参照,并不意味着以西方哲学来裁剪中国哲学,也不意味着失去中国哲学的主体性。

  郭齐勇先生一方面特别重视中西哲学之间的互动和会通,另一方面又特别重视对中国哲学之特殊性的研究和揭示。两者之间看似有距离,实则深度一致。因为对话和会通必须在两个平等主体之间进行,如果没有自身的特殊性,就不能成为平等对话的一方。

  他对中国哲学特殊性的思考,特别体现在对中国哲学基本特征的概括上,而且注重这种概括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例如,他从西方政治正义的视角来看待儒家,注重中国哲学研究中经典诠释方法学的展开。这是一种避免以偏概全、避免僵化的理解。对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多一个角度的概括,就能使中西哲学之间多一层交流和会通,也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更好地促进中国哲学的发展,甚至揭示中国哲学对西方哲学、对世界哲学的贡献。

  思接古今

  以现代的视角来理解传统哲学思想的意义和价值,是郭齐勇先生治中国哲学史的又一大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直接回应现实社会人生存在的问题。郭齐勇先生曾经指出中国哲学研究存在七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就是“现实向度不够”,并且期待中国哲学能创造性转化,中国哲学的智慧能参与现代化,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他提出,“现实向度”不仅仅意味着以现代视角进行研究,而它本来就是传统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国哲学家看来,生活于现实世界中,照样可以超脱解放,把精神向上提升。超越的理想要在现实世界中完成、实现。”

  除了回应现实,他还积极从正面阐发和推动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讨论儒家政治哲学及其正义论时,郭齐勇先生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的政治文明中(包含观念、制度、实践、民俗诸层面)的许多遗产,值得人们认真地思考与创造性转化”,在介绍《礼记·王制》中的有关理念与制度安排时,作者特别指出其中很多制度是“极有人性化的制度”,还“涉及今天所谓社会公平公正的问题”,“这些资源至今还有进一步作创造性转化的价值与意义”。

  郭齐勇先生常谦称“守先待后”。他守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精神和命脉。而真正的“守”并不那么容易,必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体会其精神,并在现代社会延续其命脉,才是真正的“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