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三学者共话繁荣首都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4-18 10:26:12


图片来源:光明网
  中评社北京4月18日电/据光明网报道,4月9日,《关于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针对《意见》和《规划》重点内容,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主题,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韩震,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做客“北京发布”直播间,围绕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优质文化作品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文化领域新机遇新模式等与网友分享真知灼见。

  记者:对于北京推出的代表首都水准的优秀作品,有哪些具体建议?

  韩震:作为首善之区,北京的文化作品产出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我觉得,一方面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民族基因不能舍弃,这也是我们进行创作的前提;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交流,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差异性,更加有利于文化的创新发展。

   熊澄宇:《意见》和《规划》的发布为北京文化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思路。首先,在推出代表首都水准的文化作品方面,要明确北京作为国家文化符号的象征,其优秀作品应该具有全国领先性;其次,在文化繁荣方面要完善文化评价体系,除了原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作为评价指标外,还应该加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最后,要做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创作规律,力争做到百花齐放,面向世界人民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

  蒙曼:首都北京也是一座历史古都,其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具备文化高度,幷且这里聚集了大批高端人才,有潜力生产出高层次的文化产品;同时,“雁塔题名”“杏园探花”等已经成为部分城市的文化品牌,北京也需要这样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另外,北京的每个小区、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细腻故事,过去人们对古都西安有“长安情结”,现在我们同样可以有一种“北京情结”。所以,需要从有高度、有品牌、有细腻化市井气息等维度出发,打造一个让大家记得住、在历史上“立得住”的北京。

  记者:不管是文化产品还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北京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焕发城市活力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

  韩震:提升一座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除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外,还应该注重生活设施的文化内涵建设。比如,北京拥有诸多知名学府,可以发力建设世界级影响力大学,这样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将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还要注重“深阅读”和思想性阅读,居民小区在建设过程中应做出合理规划,设计出可供居民阅读的空间。

   熊澄宇:北京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结构非常严密,市区、街道(乡镇)、村各负其责,幷且做到了互相融合;在空间布局方面,之前北京的剧院、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多集中在三环以内,随着卫星城建设,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全面铺开,很多场地都成了城市的“新地标”;北京不少大型活动也与文化密切结合,以“京味文化”为例,北京一年里的传统节日已经形成了有组织、有策划的节庆活动,很多还实现了区与区之间的有效联动;北京公共文化服务还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性,比如,世园会、园博会等都已成为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有戏剧类文化活动,除通过售票获取营收外,北京还将其定位为市民文化生活需求,“戏剧东城”展演这一品牌活动就是典型案例。所以,首都北京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时性、多层次、联动式模式,可以作为有效经验对外推广。

  蒙曼:我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每年给学生讲“中国古代史”这门课程前,都会要求他们去一趟首都博物馆,看看北京的城市展览;每年我还会参与首都图书馆年度好书评选,也会把参选书目推荐给学生,不少学生平时也喜欢去网红书店读书、听讲座……从身边这些经历可以感受到,北京这座城市具有独特的文化高度和市民文化品位,以及它们之间形成了有效的互动。如果能将其推向全国,相信整体国民文化素养将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给文化领域带来了不小冲击,北京在资金和政策支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打出“组合拳”。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续文化领域将出现哪些新模式,面临哪些新机遇?

  韩震:我觉得,首先,我们要具备文化自信,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坚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恰恰是源自我们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其次,一些文化陋习值得反思修正,以饮食文化为例,未来分餐制和使用公筷习惯应该会被广泛推广。

   熊澄宇:疫情确实对实体产业产生了一定冲击,但也要从“危机”中看到“生机”。比如,疫情期间人们大多宅在家里,网络游戏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游戏的价值也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网上旅游模式同样值得关注,前段时间故宫博物院联合新华社、抖音、中信出版集团等平台,以直播形式带领大家“漫步”故宫,颇受网民喜爱;另外,北京的一大特点是“老字号”特别多,非遗传承人也纷纷变身“网络主播”,在直播镜头前泡茶、纳鞋底,不断创新文化产业经营模式。因此,未来从线下到线上、从实体到虚拟,都将为文化领域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蒙曼:“从实体到虚体”,确实是一个有趣的话题,相信未来互联网新技术必将与文化产业碰撞出更绚丽的火花;北京也是一座文化旅游城市,疫情期间外来人员减少,但更加注重从本地居民身上发掘消费潜力;受疫情影响,市民的生活节奏也相对“慢”了下来,以前多是走马观花地“看”,现在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地“品”。总之,不管是从实到虚、从外到内,还是从看到品,其背后都需要精细化的思考。也就是说,要不断尝试在细节上下功夫,文化产业才能更具活力。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