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
http://www.CRNTT.com   2020-12-16 08:51:23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文章指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方向。供给侧管理与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一般来说,需求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直接影响消费者,进而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间的总量关系。供给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直接影响生产者,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结构,尤其是影响微观上的企业、产业和宏观上的国民经济体系的效率。

  之所以要从供给侧入手,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原因。一方面,我们面对的不是单纯总需求的膨胀或总需求的疲软,宏观经济调控的压力不是单纯的防通胀或遏制“下行”,而是既有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又有需求疲软导致的“下行”风险,需要从供给侧入手进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在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恰恰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同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供给侧的结构性失衡,发展的不充分重要的是供给质量水平的不充分。因而,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和克服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侧,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基础上克服结构性失衡。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文章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和“进”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就经济发展而言,“稳”首先是指经济增长要稳,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式的严重失衡。“大起”即强行刺激经济高速增长,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等经济过热现象,进而形成经济泡沫,严重降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大落”即经济严重衰退,会形成严重的失业压力,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而且,“大起大落”本身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就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体现。保持经济增长的“稳”需要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反周期调节,中国目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宏观政策,就是要努力实现“六稳”进而实现“六保”。推动“进”,实际上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要不断深入,通过制度创新解决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尤其是使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能够得到缓解和克服,从而为高质量发展和均衡增长创造制度环境和发展基础。具体到新发展阶段而言,所谓“进”的历史内涵,就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可以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把我们党对于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要求的规律性认识加以系统性总结,特别是把党的十九大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战略举措的内在联系加以系统性梳理,呈现出一系列内在逻辑关系。如,深刻分析新发展阶段的客观经济规律并据此提出五大新发展理念,以引导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实现机制和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