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九亿劳动力:从人口红利迈向人才红利
http://www.CRNTT.com   2020-07-09 09:32:06


 
  教育是挖掘人才红利关键

  当前,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略有缩小,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负担。不断发挥好现有人口资源优势,提高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素质,实现从“人口红利”迈向“人才红利”,是实现人口和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郭冠男建议,要实现从“人口红利”迈向“人才红利”,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人口市民化速度,提升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质量。进一步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就业援助,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表示,要更好地从“向人口要红利”迈向“向人才要红利”,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把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不断提升更高层次教育质量;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人才资源优势,加快构建有利于人才资源流动的市场体系,减少人才与岗位错配,为人才潜能释放创造舞台;努力构建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促进人才交流和优势互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学、合理、高效地配置科技创新资源;让资本要素和人才要素更好地结合,为广大人才干事创业提供金融支撑。

  李昕表示,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水平的提升。教育投资与技术进步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技术进步可视为教育投资的内生结果。同时,要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充分利用好我国巨大的市场优势,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与人才,确保我国产业技术链发展与全球融合。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释放与挖掘人才红利是关键。”周茂华表示,当前,我国受高等教育人才占劳动力比重、劳动力普遍受教育年限等指标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提升劳动力整体技能。要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发展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要完善劳动力社会流动性体制机制,改革户籍制度与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让劳动力自由流动;完善社保、医保等制度,扫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阻碍。

  “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有效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劳动生产率。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由于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较为完善,结合资本、市场等要素,可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升劳动生产率。因此,在向人才要红利的过程中,还必须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周茂华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