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净化空间!浙江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http://www.CRNTT.com   2018-06-14 11:20:32


  中评社北京6月14日电/技术人员在笔记本电脑上点击鼠标,一台上锁的轿车居然自己打开车门、摇下车窗。前不久在杭州举行的一次网络安全展会上,“车载诊断系统”漏洞演示让人瞠目。

  浙江日报报道,伴随互联网融入社会生活各领域,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关注。《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年度)》(以下简称“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省有72.8%的网民认为自己遭受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在技术的汹涌浪潮下,个人是否还能安享“平静”?又如何为我们的网络生活构筑防火墙?

  玩APP可能泄露信息

  每次看到手机陌生来电,杭州市民刘先生都会异常烦躁:十有八九又是骚扰电话!从去年购置新居后,刘先生就经常接到房产销售、居室装修相关的来电推销。“我很害怕个人信息泄露后被利用。”他说。

  刘先生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去年,短信、电话骚扰、个人信息泄露、网络电话诈骗成为浙江网民认为遭遇最为频繁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

  专业机构通过对省内数家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店70余万个应用程序的监测,发现含有病毒的应用程序2万余个,占监测总数的近3%。比如能够生成“老照片”等特殊形象的应用,很多人玩得不亦乐乎,殊不知也会泄露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专家告诉记者,用户上传照片后,程序提供方可以获得照片的时间、位置信息从而对用户进行定位,同时照片可能携带手机信息。用户的手机号码、位置信息如果与个人照片匹配,就能形成更加精准的个人信息。虽然这类营销通常并非以窃取信息或诈骗为目的,但一旦数据泄漏或被黑客盗取,后果难以预计。

  新领域需法律规范

  去年5月,丽水警方在捣毁一处电信网络诈骗窝点时,发现了在互联网上出售专门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钓鱼网站的相关犯罪线索,经过3个月的连续侦查,终于破获一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警方捣毁了分布于全国12个省市的电信网络诈骗窝点40处,抓获涉案人员540人。初步查明受害人近万名,涉案总金额达1.6亿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