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未来亚洲基建的关键?港媒:四大技术
http://www.CRNTT.com   2018-11-19 14:27:32


  中评社北京11月19日电/港媒称,虽然虚拟商品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构成中占比越来越大,但有形的基础设施仍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一个快速城市化的世界里。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17日文章,麦肯锡公司估计,从现在到2030年间,为了赶上预测的全球增长步伐,全世界将必须在道路、桥梁、港口、发电厂、供水及其他基础设施上投入57万亿美元。这家咨询公司说:“这比过去18年的投入高出近60%,而且超过了现有基础设施的估值。”

  这笔开支将既包括更换现有的基础设施(主要是发达国家的问题),也包括发展中国家为加快经济增长速度而建设全新的基础设施。

  文章称,在发展中的亚洲,快速城市化造成建设全新基础设施的巨大压力。据弗罗斯特-沙利文公司预测,在2011年至2030年间,电力需求将增加60%,新的城市交通解决方案的需求增长68%,因而将使城市居民在交通拥堵中多花50%的时间。

  一些项目,譬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菲律宾的“大建特建”发展计划,都是说明一些国家如何为满足这些需求而积极行动的好例子。

  那么,在使亚洲的新基础设施更加安全、更有效率和更为持久方面,技术到底发挥什么作用呢?亚洲怎样才能避免发达经济体面临的问题,引领世界将技术用于基础设施设计和维护方面,为未来巨大的经济机遇提供动力?

  文章称,亚洲地区的两个最大重点领域将是交通和电力。到2030年,亚洲预计每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花费3.3万亿美元,其中80%以上就用在这两个领域。

  看看这些庞大的项目,始终都可实现效率提高。首先是设计和建设,然后是持续的监控和维护。按美元计算,节省的费用是惊人的。在项目设计方面,据估算,在设计阶段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技术以及3D、4D甚至现在的5D渲染技术纳入传感器,项目总成本可节省多达10%。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