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补缺地方财政收入 加速国企混改正当时
http://www.CRNTT.com   2020-03-11 08:44:42


  中评社北京3月11日电/最近,伴随着复工复产的浪潮,国企混改的“菜单”,扎堆出现在地方国资部门的日程表里。3月5日召开的2020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2020 年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其中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二次混改”等内容引发关注。

  时代周报发表财经专栏作家邓海建文章表示,国企混改的路径与方向,这些年已经有了汗牛充栋的阐述与解读。说千道万,无非四个字,“混好改活”。最终的目的,是在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的前提下,让国企靠创新与竞争过上好日子。但如果置于疫期经济语境之下,“补缺地方财政收入”的即期功能,就显得尤为可圈可点。

  文章分析,数据是最硬核的说理。以天津市为例,由混改等国资经营带来的非税收入,已占地方财政收入的近1/3;在去年省一级财政收入比上年下降10%的背景下,吉林省的县(市)一级财政收入则保持了正增长,究其原因,混改为主。

  混改对地方财政的补位效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从短期收益来看,社会资本入股,可以增加大量财政可用资金;长期而言,“混好改活”之后,每年大量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或能得以优化并提升。2020 年国企改革进入由点到面全面铺开、各项政策不断落地的加速阶段,今年自然也成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关键之年。

  从补缺财政收入来看,疫情之下,地方政府对国企混改当有更刚需的推进热情。一方面,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尚不明朗,但不少机构纷纷调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于此之下,微观企业是到了刮骨疗毒、涅盘求生的转折期。不少沉屙累累的国企,已经没有了犹豫与拒绝改革的窗口时间。

  另一方面,为对冲疫情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减税减费的力度只会大不会小。去年中国出台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远超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2%。在此基础之上,要想不扩大财政赤字的情况下维持财政收支相对平衡,除了行政部门“过紧日子”之外,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努力增加非税收入等自然成为各家的必选项。

  简言之,疫情在短期内起码会给地方财政带来不小压力,尤其是地产及第三产业的影响更甚、更直接,这个时候,即便从解燃眉之急的角度来看,加速国企混改也会成为地方政府的不二之选。因此,眼下各地“开足马力”“用足尺度”的混改项目,显然有疫情局势的倒逼之力。

  文章指出,不过,国企混改的旨归,当然不是为地方财政应急。越是着急,越要恪守底线,唯其如此,混改才不至于成为一锤子买卖。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国企混改的步子还是要快些、再快些,如果能兼顾企业发展与财政增收,疫情倒逼也未必就是多大的坏事。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