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痛苦记忆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感的滋扰,加之既有的流感疫苗无法预防1946-1947年新出现的新的流感病毒,迫使国际社会把流感防治工作纳入需要国际合作的高优先级事项,流感第一次受到与霍乱、鼠疫、小儿麻痹症、天花和黄热病等疫病同样的关注。1946年,联合国指派了一个临时委员会,负责制定建立世界卫生组织的初步计划。1947年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临时委员会第三届会议期间,流感对公共健康的威胁成为会议讨论的议题之一。对此,荷兰国际卫生事务总干事科内利斯·范登伯格(Cornelis van den Berg)向大会提议成立流感专家小组,以制定流感监测规划。
是年7月25日,第四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召开期间,来自9个不同国家的9名代表组成的流感专家小组正式成立,该小组由来自瑞士的戈蒂埃博士(Dr. Gautier)、来自丹麦的奥尔斯科夫博士(Dr. Ørskov)、瑞典的奥林教授(Prof. Olin)、美国的弗里德瓦尔德博士(Dr. Friedewald)、荷兰的米尔德教授(Prof. Mulder)、英国的安德鲁斯博士(Dr. Andrewes)、澳大利亚的贝弗里奇博士(Dr. Beveridge)、希腊的斯特凡诺普洛博士(Dr. Stefanopoulo)和法国的维厄尚热博士(Dr. Vieuchange)组成,其中戈蒂埃担任主席。
尔后,专家委员会向世界卫生组织临时委员会建议,组建国际协调中心,以负责收发世界流感信息、协调流感实验室工作和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作为回应,世界卫生组织临时委员会不仅接受了来自专家组的建议,而且决定在英国伦敦国家医学研究所(NIMR)建立世界流感中心(WIC),旨在“帮助有计划应对大流行的可能复发,设计管控措施来限制疾病的扩散和严重影响”,以此为标志,“全球流感规划”诞生。随后,全球流感规划积极地推动世界流感中心、国家和区域流感中心、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的建设工作。
第一,组建和运营三大世界流感中心。位于英国伦敦国家医学研究所的第一个世界流感中心建立之后,在安德鲁斯的领导下,立即开始收集有关流感的信息,完善病毒的研究方法,培训实验工作人员来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并与流感监测达到一定水平的国家实验室建立联系,从而能够建立流感监测网络。1956年,第二个世界流感中心——美洲流感类型研究中心(The Strain Study Center for the Americas)建立,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990年代初,第三个世界流感中心——英联邦血清实验室建立,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负责为南半球的流感实验室提供服务。
第二,推动和协助国家流感中心的建设。国家位于获取流感病毒和疫情的第一线,其在流感防治体系的中心地位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它们与世界流感中心相互支撑,协力推进信息和病毒共享。正因如此,1949年举行的世卫组织执委会第三次会议要求世界各国的卫生部门提供其所在国的流感信息,包括流感的临床影响、特定年龄段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数据,以及有关这些国家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的情报。到1951年,全球流感规划已经在全球40个国家,60个国家流感中心实验室建立了合作关系。1957年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