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武忠(中评社资料图) |
中评社台北10月11日电(作者 李武忠)香蕉是全球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水果,全球产量为1.2亿公吨,也是台湾生产的重要水果。近来台湾南部香蕉陆续传出产量过剩致价格暴跌,已不敷生产成本(产地香蕉合格品每公斤5-8元新台币,次级品3元),蕉农叫苦连天。适逢九合一选举,为避免问题恶化,扰动选情,官方即刻启动去化收购机制(每公斤5元),来安抚蕉农。至于价格暴跌原因据官方表示,系因今年秋冬蕉较去年增产10%,且天候异常造成香蕉品质较差,整体香蕉消费力道下降所致。
其实香蕉价格崩跌关键在市场,由于外销市场有限,香蕉在台湾属于价格容易因产量变动而产生大波动的水果,政府花费大笔经费委外办理相关研究,理应可透过大数据、物联网、IT技术等新技术,建构农产品预警暨维稳机制,提早做好规划并对可能的增产积极寻求出路;何况主管机关“农委会”曾公开提出一套预警申报制度,宣称要从源头控制生产面积和数量,希望解决年年都会出现农产品价格崩盘的问题,还大张旗鼓成立农产品外销“国家队”-台农发,为何均未能发挥作用?主管部门不能唬弄民众应对外释疑。
这些年台湾生产的香蕉以内销为主,外销数量相当有限。鉴于日本与台湾关系友好且日本家庭平均每年在香蕉上的花费(4,387日圆)比其他水果多,近年来蔡政府花费很大的金钱及力气在拓展中国大陆以外市场,事实是今年1-8月台湾香蕉出口数量仅1294公吨,较去年同期2,612公吨减少超过五成,且几乎全部集中在日本市场,其他国外市场如汶莱、沙乌地阿拉伯、帛琉、新加坡、美国…等等均挂零;即便日本市场近两年也出现萎缩警讯(2020年台湾香蕉出口到日本3334公吨,2021年出口日本2955公吨);2022年1-8月日本香蕉进口数量为72.86万公吨,总额为800.6亿日圆,主要进口国为菲律宾(占77.8%),厄瓜多(占14.6%)及墨西哥(占6.57%),台湾只占相当低的份额,显现台蕉在拓展外销市场上,遭到其他国家产品的激烈竞争并未取得价格及品质优势,须改弦易辙,除加强品种改良,提高产品竞争力外,行销重点应放在日本年轻族群,投其所好才能扩大消费群。
根据统计,2021年全球进口香蕉的总额为161.3 亿美元,主要进口国分别为美国、德国、俄罗斯,比利时、日本及中国大陆,占进口总额近半数。居首的美国2021年香蕉进口数量高达459万公吨(有机香蕉进口量为 555,222 公吨),总额为18.8亿美元(传统香蕉每公吨 461 美元,有机香蕉每公吨 582 美元),主要来自瓜地马拉(191万吨),哥斯达黎加(81.4万公吨)厄瓜多尔(44.9万公吨),洪都拉斯(28.9万吨),墨西哥(27.4万公吨)及哥伦比亚(23.5万公吨),与地域和贸易关税有关。
近年来菲律宾、越南、泰国、印度、中国大陆生产的香蕉也都顺利打入美国市场,为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即便是日本市场),台湾除了应针对美国、欧盟等潜力市场,做好调查工作(包括关税,当地消费者偏好,消费季节,通关检验,物流与当地产品竞争性等等)外,可透过台美相关经贸协商,争取将台蕉顺利打入全球最大的美国市场。
中国大陆香蕉产量高居世界第二位,但因当地消费量大,每年仍需自国外进口上百万吨的香蕉,目前主要进口国为菲律宾、柬埔寨、越南、厄瓜多等,随着RCEP的推动,中国大陆正加强与成员国的农产品(包括水果)贸易往来。台湾香蕉曾于2020年出口到中国大陆(343公吨),后因故中断。在商言商中国大陆还是个值得重视的市场,只是以目前蔡政府热衷于抗中表态,短期内“香蕉输中”或打“民主香蕉”牌应该不会出现。
而农产品加工是提升产品附加价值、缓解生产过剩的良方。值得注意的是,蔡政府经常鼓励加工厂收购次级品来加工,虽然可以稍解产销失衡困境,长久下来却会在消费者心目中烙下不良的印象,不利品牌建立和加工品行销;尤其农产加工品不仅要重视原料品质,在包装材料上也应改采可循环利用的材质,可持续的农产品加工和制造,将成为农业未来竞争关键。
台湾香蕉价格终有回稳的一天,只是这样的恶性循环已经成为台湾农民挥之不去的梦魇,政府还是只依赖补贴撒钱来解决,长期下来农民容易养成依赖心理,成为温室花朵不堪竞争。从前调产能仅凭经验,现在调产能已经可以靠数据分析,蔡政府除废除台农发外,应落实强制性申报制度,建立智能预警监控系统(海外已有多种商用系统),事先应备妥各种紧急应变方案并教导农民要有生产风险概念,才能稳住产业发展。而他山之石可以攻错,越南香蕉能成功打入对食安把关严格的日本、欧盟市场以及中国大陆针对生猪价格稳控诸多措施均值得台湾参采,台湾农业不能成为“龟兔赛跑”寓言的真实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