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http://www.CRNTT.com   2020-10-22 09:23:55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国内大循环,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从国内大循环来看,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不断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从国际大循环来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在提升本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日益明显

  光明日报发表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伟、资产证券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许雁文章表示,国内大循环是指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的经济循环,由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都发生在国内,促进国内大循环就是进一步促进国内各要素与资源的有效流通,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国际大循环是指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使本国经济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状态,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都在不断发展,差别主要在于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还是以国际大循环为主。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基于当时的国内外市场状况及国内的资源禀赋情况,确立了“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使中国克服了资本短缺的困境,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拉动了国内经济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开始从“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过去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投资的边际效应不断下降,消费在GDP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通过促进国内市场繁荣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当前,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在需求方面,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人口基数大,消费规模持续扩张,已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通过促进收入增长、改善收入分配来实现消费升级的空间还很大。在供给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链完整,产业配套能力强,传统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仍未完全消退,在长期竞争与发展中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前提和保障

  文章认为,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中,生产环节依然具有先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然是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核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释放内需潜力,一方面能够为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提供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带动产业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中国产业链满足外需的能力,也能够为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大循环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内循环的畅通能够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外循环则为内循环提供外部动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推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总供给端的调整,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更及时地适应总需求端,最终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中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这些论述指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促进供需平衡,实现供给端与需求端的有效匹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一方面受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外需市场遭遇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供给领域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生产成本上升,要素价格上涨,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导致产业升级缓慢,过剩产能累积,大量需求外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持续推动要素自主有序流动,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得到持续释放。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虽然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但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势在必行。比如,随着“三去一降一补”各项措施得到落实,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有效抑制,助推企业脱离低端价值链环节,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崛起,“卡脖子”核心技术领域有所突破,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技术进步,提升了国内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当前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还需要我们继续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对接,构建更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这表明,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