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体将垃圾划分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上世纪80年代,刚刚赴日的中国留学生习惯将家用垃圾都倒在一个塑料袋内扔掉,但几天后垃圾便被原封放回被要求重新分类。由于不同垃圾需按不同时间丢放,但残羹剩饭等“可燃垃圾”刺鼻难闻,被不少人在晚上悄悄扔出去,但第二天依然会被原封放回。虽有不识规章的窘迫,但垃圾分类也给很多人带来生活上的“好处”。日本各地用于收集旧家具、旧电器的“粗大垃圾”站逐渐成为“捡漏”二手产品的胜地,不少留学生的第一张书桌、第一个书架甚至第一台电视都来自这里。如今,日本的垃圾分类细节体现在各个角落。《环球时报》记者发现,日本的高级公寓里设有垃圾室,内设多个蓝色塑料箱,分别用于扔放铁罐、玻璃瓶、旧纸质用品、塑料制品等,以及专门扔倒“可燃”垃圾的箱子,甚至还挂有专用脱臭装置消除异味。
日本民众对垃圾分类的习惯并非“自古如此”。二战后日本垃圾处理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涌向城市而凸显。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日本先后出台《清扫法》《生活环境设施整备紧急措施法》《废弃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居民对处理垃圾的责任与义务,并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将垃圾处理从法律制约逐渐转变成“市民意识”。
刘建国分析称,垃圾分类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算“经济账”,“垃圾分类现在渐渐从过去的‘大包大揽’的政府管理走向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要让垃圾产生者也都参与到垃圾处理中来,每个人尽到自己的责任。”
湿垃圾处理德国领先
“过去发达国家把可回收的垃圾分出来以后再将产业链延伸到中国来,所以垃圾处理是全球循环产业链,并不完全在一个国家内。在这方面,中国的产业链相对比较完整。”刘建国认为,目前中国在垃圾分类回收某些部分能力还不足,比如在湿垃圾的处理上德国的能力比较突出。
《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到,德国居民家前一般有三个垃圾桶,分别盛放生物、废纸、废弃垃圾。玻璃、塑料、金属垃圾要丢到公共分类垃圾箱。超市等机构还回收废电池、有押金的瓶子等。不同的垃圾处理公司定期用垃圾车将这些分好的垃圾运送到不同的处理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