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网评:新全球化将冲破疫情和政治藩篱
http://www.CRNTT.com   2020-04-16 00:26:05


 
  美国已在高科技领域推出与中国脱钩政策,努力削减“国家安全”相关产品对中国的进口依赖,积极寻求替代供应。疫情发生后,美国对华脱钩政策开始向医疗产品领域延伸,正寻求在这一领域替代中国产品。但这只是美国政客的一厢情愿。考虑到美国当前的劳动力供应、技术研发和其他生产条件,要在美国恢复较完整的药品和医疗产品生产线,恐怕需要较长时间,成本也可能高出想象。以口罩为例,医用口罩巨头3M公司是美国企业,但因人工成本和利润原因,其生产早已全产迁移海外或外包,加上原料需要进口,美国医用口罩的95%需要进口。

  数字经济有助于克服限制人员和商品跨境所带来的影响。据一种宽口径统计,预计到2021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将达45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50%。数字经济具有重构全球产业链的潜力,而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已具备一定竞争力。美国举全政府之力在全球封杀华为5G,但仍未能在英国等核心盟友圈彻底“清除”华为。这可为未来中美技术全球竞争提供一个参考视角。

  数字经济的另一功能是使服务业可贸易化。麦肯锡报告显示,过去10年里服务贸易增速比产品贸易快60%。在商品贸易增速日趋收缩的形势下,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日渐增长、服务业的可贸易程度提升,均有助于改善贸易增长放缓态势。有了数字化助力,服务贸易更容易打破地域限制,如远程医疗等数字化服务可绕开通关壁垒,实现一种新型的全球化。

  全球化需要在发展与安全之间求得平衡,这为历史经验所反覆证明。反全球化的政治运动,目的也不是闭关锁国,而是保护全球化受损者。所以,反全球化的政治阻力呈现较强周期特征。

  关税在历史上是美国两党斗争的产物,经历过高低起伏,但总趋势是逐步降低。本届美国政府任内关税和壁垒经历上升周期,但未来美国的政治形势可能出现变化,推动关税下行的力量或者会重新回归政治主流。特别是,当美国对华科技封锁最终发展成自我封锁,其代价已远远大过收益之时,美国可能不得不再度调整全球化政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