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胡伟星:“两制”台湾方案面向整个台湾社会
http://www.CRNTT.com   2019-04-19 00:18:15


香港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胡伟星(中评社 束沐摄)
  中评社香港4月19日电(记者 束沐)香港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胡伟星日前在由香港两岸智库联谊会、上海东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习近平国家统一论述与‘两制’台湾方案”研讨会上表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与香港回归过程有很大不同,需要面对民主化后的整个台湾社会,同时也包括做国际社会的工作。

  胡伟星认为,“习五点”中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倡议举行民主协商,意味着这次大陆不以台湾当局为对手,而是面向整个台湾社会,也包括国际社会,具有很深的含义,实际上是开启了和平统一的新时代。

  胡伟星回顾了香港问题的解决过程。他表示,香港的回归是通过中英两国政府谈判解决的,但这个谈判不光是1984年达成的一个协议,其实在1984年之前甚至在1949年之后就已经开始了这个进程。“(北京)不光要做英国政府的工作,也要和香港社会打交道,跟香港社会、民众进行对话,所以这个过程早晚是要启动的,早晚要做这个工作,这个巨大的工程叫做民心工程。”胡伟星说。

  胡伟星认为,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一些重大外交问题的解决,也都通过了类似的过程。比如说中日建交在1972年实现,但是中日邦交的过程是五十年代就开始的,从廖承志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对日的民间外交,开启了一个漫长、艰苦的民间外交的过程,最后才达到1972年这个结果。

  对于“两制”台湾方案和“两制”香港方案的关系,胡伟星说,“两制”台湾方案肯定是借鉴香港经验,但是细看还是有所区别,香港回归和台湾的和平统一的过程是不同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