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深入推进中国智库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http://www.CRNTT.com   2018-06-06 00:44:59


 
  4.加强智库经费保障,拓展资金支撑与人员激励机制。首先,要在现行经费管理体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符合智库职能结构和我国智库具体类型的经费保障体系,紧密围绕智库调查研究主业健全和完善经费支出结构与管理办法,同时根据党政、军队、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类智库的运行特点,研究制定差异化的经费支持与资金筹措思路。其次,要强化公益性智库资金平台建设,探索建立由财政专项、政府采购、社会捐赠、智库基金等构成的资金来源结构,同时加强财政、审计部门对于智库资金运行的监管与评估。再次,要在立足于不同类型智库机构性质的基础上,将人员激励与智库核心职能建设紧密结合,根据研究人员参与政策研究、咨询、解读、评估、质询以及外事工作的成效与贡献,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绩效激励模式,体现智库投入的人力资本导向。

  5.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提高全球议题参与水平与话语体系建构能力。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工作需要智库在其中发挥好“知识外交”与“二轨外交”的积极作用。要增进我国智库与外国政府研究部门、国际知名智库、国际合作组织就重大全球问题开展研究合作的水平,着力提升我国各类智库参与全球治理、公共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议题的能力和经验,常态性向世界输出“中国倡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持续提升我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体系构建能力。同时,要加强国内外智库人才流动,通过设置国际专家岗位、拓展国际合作项目、建立跨国联合研究议题,积极选聘和吸纳国际顶尖智库专家长期或阶段性参与我国智库研究工作,同时定期选派国内智库人员进入国际智库机构及发展合作组织锻炼和深造,促进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互鉴与共享,持续增进国家互信与思想共识。

  (来源:中国智库网 作者:李曜坤 牛家儒)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