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互金机构转型需科技赋能
http://www.CRNTT.com   2020-09-04 08:34:09


  中评社北京9月4日电/继京东数科、蚂蚁科技更名后,近日又有一家互联网金融属性较强的公司宣布更名,“360金融”宣布启用新品牌“360数科”。这反映出当下互联网金融的转型趋势:去金融化,凸显科技赋能作用。

  当前,在监管愈发严格的形势下,互联网机构受限于牌照、规模等因素,扩大金融布局所面临的压力剧增。同时,数字化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因素。妥善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能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从类金融机构转型为科技公司。

  科技的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诸多利好。在信贷风控方面,大数据触达各种场景,既能有效控制风险,又能保障用户体验;在信贷风控流程方面,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提供贷后预警机制,判断贷后发生逾期的可能性;在风险防控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的应用,可有效识别欺诈,为风控提供多重维度,规避隐蔽的行业交叉风险。

  对于当前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的中小银行而言,承担传统技术下的零售客户风险管控成本有一定难度,技术体系的开发又要求银行大量投入。因此,选择与第三方金融科技平台合作,是中小银行当前的最优选项。

  当下,“去金融化”并向科技靠拢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正纷纷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输出。比如,以做消费金融起家的度小满金融开始对外输出AI能力和AI解决方案;京东数科利用自己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的技术优势,赋能金融机构等。

  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积极发挥科技赋能作用,除了借助强大的技术优势,还应积极投入金融科技生态圈建设,包括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及企业内部生态构建。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机构应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围绕产品、渠道、大数据风控、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客服等多方面,共同孵化、创新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夯实数字化技术支撑能力。另一方面,应根据业务类型及定位,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切入供应链、消费金融、互联网普惠金融、融资租赁、资产管理等细分领域,打造金融科技生态圈。

  可以预见,未来在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协作努力下,更多用户可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苏畅 (《农村金融时报》供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