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服务消费成为新动能重要来源
http://www.CRNTT.com   2020-01-16 08:19:33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凸显。
  中评社北京1月16日电/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发展服务型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经济参考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魏际刚、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崔立新文章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际上知名服务品牌商的进入,中国服务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亟待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品牌设计及推广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专业化、规范化、品牌水平,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质量。

  中国自2012年制造业与服务业产值占比持平后,201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首次超过50%,依照国际公认定义,中国已进入服务经济时期。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凸显。2019年中国服务业呈现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同时,中国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文章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凸显。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为52.2%,连续6年在三次产业中领跑,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拉动全国GDP增长3.9个百分点。

  2018年服务业发展的新动能快速成长,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各类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高新技术服务业持续加快发展。2018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0.7%、8.9%和8.1%,领先于其他行业的增长,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6%、2.7%和4.5%。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服务消费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带动各类消费性服务业快速发展。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持续保持升级态势,服务消费成为新动能重要来源。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凸显。

  服务业呈现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2019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0%,比第二产业高1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0.6%,高于第二产业24.3个百分点;在全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50.6%。

  2019年前三季度,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9.8%、8.0%、7.4%和7.1%。2019年1至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1%、11.9%和11.6%。

  中国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文章分析,虽然中国服务业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

  首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从质到量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在加工环节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但“微笑曲线”两端利润更高的服务环节,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品牌策划、营销咨询服务业等方面的发展并不充分,严重制约制造业升级;制造业产能过剩和服务业供给不足并存。中国缺少对农业、工业、贸易的升级与竞争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的、高附加值、高利润的生产性服务提供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从质到量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已经制约了国家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在当前“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实施过程中,需要研发服务业、流通服务业、劳动力市场平台服务业、教育培训服务业,以及营销、咨询及品牌服务业的必要支撑。

  其次,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品牌建设缺乏。一是服务业是中国贸易逆差的主要项目。2017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达到16177.4亿元,比上年增长0.3%,逆差规模总体持续扩大。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和个人文化娱乐等新兴服务进口同比分别增长54.9%、21%和30.6%。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附加值小,服务种类、深度不够。服务业供给品种和质量,无法满足国内快速增长、升级的需求,导致需求外溢。二是服务业国际知名品牌比较少,缺乏品牌竞争优势,不仅影响了国内市场保份额和企业走出去,也制约了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质量效益。

  再次,服务业质量虽稳中有进,但是投诉比例居高不下。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明显改善,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及社会事业领域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较好地支撑了消费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新经济发展。但是,服务业质量投诉比例却居高不下。中国消费者协会2019年1月发布的《2018年全年受理投诉统计表》数据显示,与服务业质量相关的投诉占总投诉比例高达61.6%。其中,生活社会服务类、销售服务、互联网服务、电信服务和文化、娱乐、体育服务居于服务类投诉量前五位。

  最后,新兴服务业态监管体系亟需构建。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信息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顾客参与服务、顾客与服务组织接触交互的时间、地点、方式、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兴服务业态风起云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长2984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现代技术背景、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的新兴服务业态监管问题亟待解决。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与国家统计局数据监测,互联网服务投诉量2018年居于服务类投诉量的第三位。以网络购物为主体的远程购物投诉量在服务投诉中依然遥遥领先。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突显了市场监管同步创新的必要性,服务业质量标准、监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中国服务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文章指出,第一,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将发挥重要作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发展服务型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关乎经济运行效率、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对农业、工业、贸易的升级与竞争力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进程中,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需要不断协同融合,实现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社会分工、劳动者素质等核心要素的协调、集成和整合;实现法治环境、文化教育、健康保健、诚信建设等环境因素的有效提供、保障和优化。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业发展,是抢占价值链高端的有效途径。服务型新农业正成为脱贫攻坚、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