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闭关锁国”
http://www.CRNTT.com   2020-08-17 08:47:06


最近,中国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其重要性不亚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落地将主要依托消费内循环和科技内循环两大抓手进行。在这两个方向上实现内循环为主,长期来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评社北京8月17日电/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表述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确定了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网发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茂荣文章表示,转向以“内循环”为主,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和未来大趋势。当前,中国GDP总量已达14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自2009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商品出口国,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也面临着国际市场“增长极限”,扩大内需时不我待。

  在此背景下,中国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扩大内需,使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彻底告别了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最近,中国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其重要性不亚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落地将主要依托消费内循环和科技内循环两大抓手进行。在这两个方向上实现内循环为主,长期来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外向型经济飞速发展,通过规模效应和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用10年时间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商品出口大国。当时中国工资水平低,国民消费能力不高,强大的工业产能依靠大量对外输出,中国经济对“外循环”依赖日深。但时至今日,中国的工资水平不断上涨,社会保障日趋完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等)已经大规模向东南亚、南亚等国家转移。

  文章分析,在科技创新上,中国发挥后发优势,沿着发达国家已探明的技术路径进行研发和快速追赶,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逐渐缩小,并已在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站在了世界前沿。然而,中国科技的快速跃升引来了今日美西方国家严厉的封锁和打压,科技“脱钩”形势严峻,中国部分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面临严重的“断供”威胁。中国主要依赖外部市场和科技的模式已经弊端尽显,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肆虐和逆全球化升温的当下,中国同时面临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双向挤压”:一方面,消费市场依赖国外,如果出现疫情或遭到制裁,出口订单将被大面积取消;另一方面,供应链上的一些关键技术、原材料和配件依赖国外,外部动荡可能导致短缺乃至生产停摆。

  事实上,近些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已在一定程度上向“内循环”过渡。2008年以后,中国仰赖多年的外贸订单出现断崖式下跌,中国政府不仅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刺激“铁公基”(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和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投资,还推出家电下乡补贴,刺激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回落的过程。1998年中国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GDP)为31.8%,2008年达到历史峰值。此后,内需成为中国各界的关注焦点,中国外贸依存度逐步回落,2019年重新回到31.8%。

  而且,中国内部消费需求潜力仍然巨大。据统计,2017年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9%,不仅远低于美国(69.5%),也低于日本(56.3%)和韩国(47.8%),甚至低于印度(59.1%)。再以汽车为例,美国的千人汽车拥有量是800台,德日是650台,中国到2017年末才刚达到140台,差距巨大。未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内需将进一步释放,从而为国内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市场空间。需要指出的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要转向狭义的“自力更生”,更不是重回“闭关锁国”或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内外需相互促进,综合发力。中国经济将在“内循环”中实现补短板、扩内需,打破外部技术和贸易壁垒,更加高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内循环”的发展壮大有助于中国经济抵御全球乱局下的外部冲击,在“外循环”中将更为灵活主动,从而“受惠于外而不受制于外”。

  文章称,在新的内外“双循环”下,中国将从全球价值链中的供给中心升级为供给和需求双中心。而且,凭借“内循环”的韧性,中国将为全球经济提供可贵的“稳定锚”,进而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价值链、经贸体系和治理格局的重塑优化。可以说,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不仅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推动中国经济回归均衡的有效战略,更有望长远驱动中国经济更上层楼,成为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一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