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亨达指出,五年后的今天,“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下一阶段正如习近平所指,要向高品质发展转变。要由理念变为行动,化愿景为现实。 |
中评社香港1月8日电/经纬集团副主席、香港中国商会常务副会长陈亨达指出,2013年9至10月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西行哈萨克、南下印尼,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一带一路”)。经过5年时间,超过1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联合国安理会更在2017年通过决议,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5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品贸易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创造20多万个就业职位。
陈亨达表示,多个重大基建项目更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包括中巴经济走廊及中俄蒙经济走廊等顺利进行;亚吉铁路及蒙内铁路完工通车;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等成为产业合作的典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逾1万列,到达欧洲15国家43个城市。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解决方案
2017年5月,中国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9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500多名代表参与,达成279项成果,反映“一带一路”得到不少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支持。截至今年中,所有成果中的265项已完成或成为常态工作,落实率达95%。
习近平去年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
经济全球化走到今天出现了不少问题,再往前行,便要面对全球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现时全球约60%的经济产出来自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在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为了改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提出以“一带一路”解决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新方案。
下一阶段发展 向高品质转变
五年后的今天,“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下一阶段正如习近平所指,要向高品质发展转变。要由理念变为行动,化愿景为现实。
陈亨达认为,习近平口中的高品质,首先是加强国与国的互联互通,改进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让处于不利位置的国家,能够更多及更好地参与全球分工,为自身及世界经济增长创造更大动力。
其次是,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廉洁之路。无论从环保及财政角度,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重心。因此,中国推动“一带一路”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另外,倡导共建“一带一路”要遵守各国法律,遵守公认的国际规则标准。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带一路”着力改善沿线各国的经济社会条件,改进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让各国人民可以从普惠、共赢的全球化进程中获益。
无惧质疑倡议 日久可见人心
不过,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成长,部份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仍有质疑。有指“一带一路”是中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手段,其实,“一带一路”倡议既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又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更与这些国家的现存倡议并行不悖,问问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便知,事实胜于雄辩。
近期又出现一些指责中国无视项目所在国的负债状况,便提供贷款,加重这些国家的负担,从而获得项目控制权。最近马来西亚新政府叫停了东海岸铁路项目,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亦因新政府上台而出现变数,均源自这种忧虑。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直至2030年,亚洲每年基建投资资金缺口逾8000亿美元。中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大部分属基建,长远对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发展有贡献。而且,项目由所在国及中国共同协商得出,亦由两国一起参与,均是一些经济效益较好,能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及增加出口的项目。
陈亨达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宏大的蓝图,实行起来不可避免出现风险及困难。参与国要理性看待问题,用磋商、合作的态度解决问题。中国成语有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带一路”是否有助解决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必有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