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一带一路”为全球减贫贡献力量和智慧
http://www.CRNTT.com   2019-06-27 06:18:03


  中评社北京6月27日电/近年来,世界银行集团的研究人员曾多次发文,对“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贸易和经济改善所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世行本月18日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可使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使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并且使全球收入增加2.9%。

  中国网发表国际关系学者王冰文章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减贫和发展的效果源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共同推动。

  一是投资和援助双轮驱动。

  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中方的援助和投资总体上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以官方发展援助(ODA)为代表的援助资金,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但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减贫和发展效应。投资弥补了“一带一路”国家的资金缺口,利用市场对资源的优化和配置作用,使目的国成为生产价值链的一部分,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增加收入实现可持续减贫。援助和投资两者缺一不可。

  据统计,2005-2014年间,中国向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和投资资金年均增长27.1%。而且出现了以援助引领,向投资过渡的趋势。此外,随着资金到位,“造血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等一系列中国减贫经验也逐渐成为沿线国家效仿的对象。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能力建设跟进。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中国人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属于最典型的发展公共产品。2008年以前,基础设施类援助占中国对“一带一路”援助的比重约为23.7%,之后上升至30.8%,在所有援助类型中占比最高。

  “一带一路”倡议也关注当地人口的能力建设。在“一带一路”的样板工程“亚吉铁路”项目上,中方不仅负责援建,而且还为当地培训了大量包括列车司机在内的运维人员和乘务员。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改善了所在国的营商环境,增加了就业机会,为招商引资奠定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包括设施联通在内的互联互通使沿线国家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为进一步释放其发展潜力创造机会。

  三是国企勇担先锋,重义轻利。

  由于通信、水利、电力、交通等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周期长、难度大、回报慢,私人资本参与度往往较低,因而国家力量成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投资和开发的最重要力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