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深入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律
http://www.CRNTT.com   2019-09-18 07:52:44


 
  在增长极效应推动下,密聚经济地区与腹地经济地区间的相互协同,形成了由各类经济区、经济带、经济群(城市群)等经济发展活跃区所构成的“区、带、群”格局,其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大范围和超大范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在此过程中,全国范围的区域分工格局逐步趋向优化,一些“区、带、群”地区发展成为能够更好地发挥“主体功能”的地区。我们看到,像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以及众多围绕一线、二线城市形成的大、中、小城市群等,正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发展的“聚能”地区和经济发展的新高地。而这些“区、带、群”的能量发挥,取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实现经济活动和自由贸易的畅通与融洽。因此,高度的畅通和融洽将成为“区、带、群”等区域发展新高地的突出特征。

  人类经济发展潜力无限,但承载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各地区必须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但是,经济发展总是在一定的资源环境条件下展开的,如果忽视资源环境约束,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保护制度,过度的经济开发和资源消耗就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损毁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因此,人类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甚至在一些地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尤其是在一些生态环境特别敏感的地区,例如江河源头,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政策。总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首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这就需要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上保持高度的自觉自律,在推进中国绿色发展的同时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和反覆强调这一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对经济发展协调性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

  以开放畅通开辟全球区域发展新局面

  文章指出,走出闭塞,谋求开放,加强互动,增加交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用一个字来定义,那就是“通”。可以说,“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涵,“互通”则“互利”,“畅通”则繁荣。

  从封闭到开放,使生产要素在顺畅流转的基础上得到高效配置,是区域经济从落后到发达的最直接表现。这主要包括:第一,地理开放,即通过建设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让阻隔闭塞的地区变为交通通信便利的地区,畅通人流、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多年来建成的交通体系,能够满足数亿人在假期密集、有序、安全出行的需要,为增添区域经济活力、促进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第二,管制开放,即削减制度性壁垒和政策性限制,促进跨地区的经济活动更加自主自由,使地区经济发展获得更大的能量和空间。这就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消除对经济活动的不合理约束。第三,对外开放,即大力加强本地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交往,让人员、物资、商品、技术、资金跨国流动、竞争合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秘诀”。从这个角度看,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和体系,让经济活动在开放畅通的空间中充分展开。

  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格局正在进一步快速演变。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世界经济区域格局演变的大趋势,预示着人类正在迈向“全球工业化时代”。随着交通运输通信等基础设施在全球范围内加快建设,工业化向被称为“地球岛”的欧亚大陆腹地以及非洲大陆腹地深度推进。这将使人类迎来发展史上又一个大变局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涵义将发生深刻变化,实现国际利益协调、制度变革创新和多元文化相互理解将成为实现世界范围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和人类必须完成的重大课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