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长三角一体化下,更需重视文化协同融合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0-01-06 08:00:12


 
  第三是要特别关注如何形成新时代的江南文化。

  尽管长三角地区在文化方面有很多内在的联系,但其核心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仍有差异:上海文化主要强调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特征;江苏文化秉承了吴文化外柔内刚、谦让开拓等许多传统;浙江继承了越文化和浙东学术的精髓;徽文化则深受程朱理学、桐城学派的文化影响。

  “长三角”自发的文化认同不是三省一市文化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在相互交流融通中生成一种新的文化内涵。

  从历史上江南文化的形成脉络来看,其实在宋元明清时期,长三角区域就形成了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发达的水系交通使长三角的来往带来人员往来的便利,同时稻作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高度分工的农产品专业化生产都共同推动了诗性江南文化的形成。整个江南地区的乡村与城镇,城镇与城镇之间,依托市场网络逐步结成相互依存、互为关联的有机整体,也为江南文化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其影响和渗透力一直延续到当下。

  文字表示,在新时代的当下,我们如何形成基于当代生活和时代语境所需要的“新江南文化”?首先是,各个区域特色文化形态的充分开发传播,借助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把江南文化的各种形态产品化,生产出广为传播的、为受众所接受的优质文化产品,使江南文化产生广泛的社会文化影响;

  其次是,要在区域制度文化层面,整合和制订一整套规范体系,完善区域文化合作的信誉管理体系和区域文化合作的法规体系,搭建各种类型的文化联动平台机制,实现长三角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战略,避免同质化竞争。重点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区域文化市场,各地应以产业分工的视角来制定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使局部文化产业规划与区域整体性文化市场一体化规划有机衔接。

  还要加强江南文化文脉与当代传承的综合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典籍的考据与阐释,以民众丰富的日常生活世界为肌理,构建江南文化的当代形态。在具体的文化实践中,要把时代精神、核心价值观与江南文化优秀传统充分融合,梳理归纳各区域文化形态的共通之处,进而提炼为三省一市共同认可并自觉渗透于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新时代江南文化。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