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金融扩大开放:防风险强监管担责任
http://www.CRNTT.com   2018-06-04 09:18:29


资料图片:行人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门前走过。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6月4日电/作为中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头戏,金融领域如何跟进,备受关注。近期,相关措施接连出台幷加速落地,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更是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捕捉到扩大开放信号的外资金融机构(其中不少来自欧洲)迅速反应,跑步进入中国市场,希望分享由此带来的巨大红利。

  法国《欧洲时报》6月1日载文《中国金融扩大开放:防风险,强监管,担责任》,文章说,包括金融业在内的这一轮扩大开放,是中国的主动行为,其正面意义十分明显。这既是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需要,也是中国金融行业历经发展之后的升级之举。

  本世纪初,外资金融机构赴华潮起之时,市场曾惊呼“狼来了”。这一次,市场的反应稍显平静,也更趋理性,显示中国金融行业已具备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条件。近年来,从放开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到“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的“通车”,再到“沪伦通”接近实施、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原油期货上市等,中国金融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影响力明显提升。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规模、层次,以及多样性,为新一轮开放提供了空间。

  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一度为中国金融业带来了产品演变、市场建设、业务模式、管理经验等一系列变化,也倒逼中国金融政策不断革新、前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转变,金融业也需要寻找服务经济转型和未来经济结构的新路径。如何进一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适应企业、资本“走出去”需要,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仍然是一个有效途径。

  过去数十年,世界经济发展起起伏伏,金融市场波谲云诡,中国这厢却相对平稳,受危机波及较小。在总结原因时,一个普遍的理由是,中国金融市场的相对独立和金融改革的渐进,为抵御风险设置了一道屏障。如今,中国金融业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不是意味着抗风险的堤坝就不起作用了?

  这实际是一个平衡开放和风险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开放都不是一放了之,中国也不例外,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幷且定下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如何使金融监管能力与开放程度相匹配,这将是考验中国金融改革智慧的关键。

  从目前中国相关金融机构的表态来看,主要会从如下几个方面发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