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推进整合式创新 加快颠覆性技术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20-02-25 08:33:53


 
  企业加快颠覆性技术突破的路径选择

  文章提出,从整合式创新理论出发,结合企业创新实践探索,我们认为企业可通过以下路径加快实现颠覆性技术突破,分别是科技创新筑基、制度文化赋能和战略视野驱动。这三大路径是从技术要素向非技术要素升级、从战术层面向战略层面进阶和升华的过程,也是由单一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战略创新演进的整合突破。

  第一,科技创新筑基。科技创新对企业颠覆性技术突破和国家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和引领性作用。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适应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靠科技创新。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开放共创、并购吸收三种途径加快颠覆性技术创新,具体选择哪一种途径,需要企业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技术路线和所在行业的竞争环境综合作出选择,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技术引进和模仿式创新相比,自主研发的投入周期更长,面临的不确定性更高,但相应的潜在回报也相对更高。自主研发对企业颠覆性技术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在开发新产品乃至开辟新市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然而,对于许多企业而言,自主研发面临着周期长、风险高、成果应用难度大等诸多挑战,而且可能因其封闭性产生效率低下、对外部资源和市场需求把握不准等风险。开放共创是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借鉴开放式创新的理念,引入外部合作者,将供应商、用户乃至竞争对手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来源,实现内外协同、多元共创和价值共享,是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提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效率的有效途径。开放共创的另一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发挥多元异质性主体的比较优势,通过“将蛋糕做大”实现联合技术突破和市场共赢。

  此外,在自主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并购吸收后的整合,也是一种可行的颠覆性技术突破模式。并购吸收是实现“弯道超车”、加速技术突破的有效途径。

  第二,制度文化赋能。在开放式创新时代,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责任早已不止于企业内部的研发团队,而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以及包括用户、供应商乃至竞争对手在内的多个外部利益相关者。在复杂的利益相关者协同问题上,制度与文化的赋能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否真正激活组织、激活组织内的个体和外部合作伙伴,以及企业能否达成高效协同、联合推进技术创新和催生颠覆性技术的目标。

  制度和文化赋能是指企业通过组织更新、打造包容创新的文化来赋能组织内外的创新个体,进而实现内外高效协同和上下有机整合。科技创新的目的在于构筑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但是仍然有许多技术和产品强劲的企业未能成功地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并从创新中盈利,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们忽视了管理核心能力的打造。无论是自主研发、开放共创,还是并购吸收,科技创新的加速突破均需要依靠鼓励冒险、包容失败、奖励学习的制度和文化来持续赋能,由此才能实现全员、全要素、全时空的持续创新。

  组织更新是指企业及时调整组织管理模式来积极应对外部市场和环境变化,满足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新经济模式的深入发展,对科层制企业的组织更新速度和效率提出了重大挑战,也为企业管理变革带来了压力和机遇。通过组织和制度更新培育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能够有效激发组织内外的个体和团队持续开展创造性活动并保持创新合作的积极性。

  第三,战略视野驱动。依靠制度与文化赋能、科技创新筑基打造的核心能力,能够为企业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和赢得短期竞争优势提供强大的保障,也是诸多初创企业成功跃过“创业死亡谷”、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回顾企业成长史和产业变迁史,可以看到像柯达、诺基亚、施乐打印机等许多知名企业都曾经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取得辉煌业绩,但由于没有抓住革命性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在技术变迁的浪潮中错失良机。这种在短期内取得耀眼成绩但却在长期错失转型最佳契机从而退出历史舞台或被后发者颠覆的现象,被称为“创新者的窘境”或“成功者的诅咒”。究其根源,是这类企业虽然在某类核心技术、产品或市场上占据领先优势,但企业管理者缺乏对社会、经济、产业发展趋势的超前判断与布局。战略视野的短视往往会导致企业管理者忽视技术变革的非连续性、非线性和非对称性,最终难以成功地从现有技术和产业高地跃迁至新的技术和产业高地。

  那些不被短期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优势“锁定”、能够及时进行组织更新和文化重构、在多次技术和产业浪潮中精准抓住机遇实现跃迁的企业,大都非常重视战略视野驱动与引领。战略视野驱动主要体现为超前布局前沿颠覆性技术研发、精准定位企业未来技术方向,加强短期战略和中长期战略的平衡,在此基础上实现组织战略、制度文化和技术创新的动态匹配。战略视野是区别一般管理者和卓越领导者的关键,更是企业和国家在复杂多变、模糊不定的发展环境中识别和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实现指数型增长的关键。

  战略视野驱动的重点在于分析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客户、政策的长期因素,识别影响企业发展的大趋势,明确自身的愿景和战略定位。管理层需在此基础上建设基于共同愿景的协同平台,针对未来趋势共同谋划,形成企业发展路线图,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制定中短期战略。通过创新战略的动态调整与优化,以创新战略引领和加速颠覆性技术突破和核心能力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实力正在从模仿和追赶为主的阶段转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阶段,科技创新强国建设也正步入关键的转折点——从需求引致的创新之路转向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引领的创新之路,成功转型的关键在于加快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加强创新的整合性思考,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通过整合式创新实现对当下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和面向未来的前沿技术的把握,是中国企业超越追赶、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那些有志持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企业,更为重要的是在非连续性技术创新和战略前沿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由此方能掌握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在全球竞争中赢得领先优势。

  展望未来,企业在应用整合式创新,打造自身动态核心能力,加快颠覆性技术突破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的整合思考,以未来使命和战略视野引领持续的创新跃迁。企业在提升经济效益之外,也要不断赋能组织内外个体的能力改善、价值实现和幸福感提升,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多、更可持续的社会价值,推动产业、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