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 |
中评社北京11月17日电(作者 汪毅夫)2023年仲秋,我在厦门同《厦门晚报》记者陈满意有相谈甚欢的机会。交谈中得知他用功三年,如傅斯年教授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从各种旧报刊抄录了12000多条资料,又经查证、分析,利用这大批量的旧报资料,还原当年故事,写成《中国的希望在延安——陈嘉庚先生的1940》一书初稿。入冬后回到北京,我就得到认真阅读本书(校对稿)的荣幸。朋友们常说,陈满意写书,追求的是“满意”二字。我读后也深深感佩,本书满满的正能量、满满的学术含量,当获各界“满意”的好评。
自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俆铸成教授《旧闻杂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方汉奇教授和史媛媛博士《中国新闻事业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之书出,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旧闻可资利用,从旧报刊寻找研究和写作的材料乃是一条正当而合理的路径。当年的新闻对于今世的大多数读者,可能是隔世旧闻,却也可能是前所未闻的新闻,隔世旧闻久弥新也。于今视之,《中国的希望在延安——陈嘉庚先生的1940》征引的报刊资料,是陈嘉庚《南侨回忆录》的口述史资料之外的稀见资料。作为新闻从业人员,陈满意虽非另辟蹊径,却沿此蹊径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在我看来,陈满意写作此书颇有匠心独运的亮点。例如,他不惜笔墨和篇幅,记录与陈嘉庚同为爱国侨领、随陈嘉庚一路同行的侯西反、庄西言、李清泉等人,以及众多华侨、华人的爱国事迹,如倾心倾力支援祖国抗战、把援助物质送到延安、把子女送到抗日前线等。这令人信服地说明陈嘉庚率领的南侨回国慰劳团是一个团体而不是一个人,令人信服地证明陈嘉庚作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华侨、民族基础。又如,陈满意征引了大批量的报刊资料,又在书中设置了四条明晰的史的线索:1940年国内政局的变化、国际战事的发展、南侨回国慰劳团的行程和陈嘉庚的思想转变。报刊资料沿着这四条线索铺展,读者的认知也随着这四条线索扩展和深入。这让本书更加接近于史学著作。又如,书之临末记:“《南洋商报》开始越来越多的宣传延安,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抗战的英勇事迹,《太行山上的子弟兵》等报导越来越多,海外侨胞对共产党的政策和事迹瞭解得越来越多。一千一百万的海外侨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一致,共御外侮,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欢迎海外华侨来边区求学,参加抗日工作或兴办实业。这个纲领,既是抗战前四年经验的总结,又是抗战后四年实践的体现,也是对广大华侨爱国之心的认可和鼓励。”语虽简短,意义殊深远也。
又,书中穿插的配图(报刊剪影、人物照片等)相当丰富而珍贵。
2024年10月21日为陈嘉庚150岁诞辰,本书是纪念其诞辰的一份献礼。
(本文作者汪毅夫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
来源:今日海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