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题:修例风波以来美国的涉港制裁:效果评估与中国的反制 作者:张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政党与政治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复旦大学统战研究基地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朱晓易,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2019年香港发生修例风波以来,美国以维护香港民主、人权为借口干预香港事务,实施大量涉港制裁,妄图阻挠香港国安法顺利实施,扰乱香港政局稳定,从而牵制中国。美国涉港制裁的决策与实施过程中,重要主体包括总统、国会、国务院以及财政部下属的海外资产管理办公室。从美国涉港制裁本身的可信度和强度、制裁前后发生的政经变化以及制裁的目标层次分析,美国对香港的所谓制裁整体效果有限,并未对香港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造成较大影响。在中美博弈和斗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美国涉华包括涉港制裁仍有可能进一步升级,中美在涉港议题上的斗争仍会持续。中国应着力提升香港经济的灵活度和韧性,注重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做好防范和反制美国对香港采取极端金融制裁的准备。
2022年10月12日,拜登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视为美国面对的“最严重的地缘政治挑战”,将中国称为“唯一一个既有意愿也有能力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者”。近年来,随着中美战略博弈螺旋上升,美国为遏制中国在多个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对华制裁。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这表明中国政府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不断完善应对美国干涉和制裁的反制措施。在中美相互认知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中美之间制裁与反制裁的斗争仍会持续,甚至成为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的主要体现。
香港回归以来,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影响香港局势的最大外部因素,成为干扰、破坏“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突出障碍。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美国势力深度介入香港事务,以本国立法和单边制裁干涉香港事务,利用香港妄图渗透、破坏、颠覆我国。美国此举干扰我国“一国两制”实践,严重危害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对此,中方坚决打击反中乱港势力,防范、遏制、反制美国势力干预香港事务。在中美博弈和斗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美国涉华制裁仍有可能进一步升级,中美在涉港议题上的斗争仍会持续。
近年来,学界对美国涉华制裁有一定研究。有研究分析冷战后美国对华制裁的演变及逻辑后认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是美国对华制裁的内生动力,随着美国国家利益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美国对华制裁的领域和方式呈现不同特点。美国对华实施、加强制裁或者放松、结束制裁,都服务于其特定时期的对华战略和政策目标。美国对华制裁实际效果将取决于制裁方式、力度与相关制约因素之间的合力作用。有研究将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互制裁称为“制裁外交”,作为向对方施加经济和象征性压力以使对方付出代价的外交工具。有学者认为,美国涉港立法及其制裁不仅不具有正当性,而且在美国宪法上存在合宪性问题。还有研究认为,美国国会涉港立法为美国全面介入香港事务提供了所谓“法律依据”,其主要意图是干涉香港所谓“人权问题”和选举事务、策动涉港问题国际化、联合国际反华势力干涉香港事务、将所谓香港“自治”程度与美国“给予”香港的所谓特别待遇挂钩、对维护香港稳定的人员实施所谓制裁措施。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美国对香港进行制裁的层次和效能、规律和特点来分析美国对香港事务的介入,为中国更有效地反制和防范美国的涉港制裁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