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当中国降准遇上美股暴跌
http://www.CRNTT.com   2018-10-17 00:15:22


资料图:行人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门前走过。(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10月17日电/中国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央行宣布今年第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则释放7500亿人民币的消息让不少投资者精神大振,“稳房价”、“利股市”的说法充斥网络。

  法国《欧洲时报》10月11日载文《当中国降准遇上美股暴跌》,文章说,本来,降准作为宽松政策的一种,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刺激市场、增强经济预期的作用。然而10月8日的中国股市却遭遇“黑色星期一”,以全盘大跌收盘。两天之后的星期四,受到隔夜美股暴跌的影响,包括中国股市在内的亚太股市一路狂泻,沪指更是创出近四年来的新低。

  抛开政策发挥作用的时滞性,从资本市场短期反应来看,很难想象这次降准能发挥多大作用。然而,从中国经济实际运行看,这次“定向降准”的重要目的一如之前几次,就是要把资金引入实体经济,必要性又十分突出。因为,从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和PMI等指标来看,当前中国实体经济确实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而在金融收缩阶段,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收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当中国降准遇上美股暴跌,这是世界经济跌宕起伏情境下的一种典型相遇——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越来越对冲着各国经济施策的效果。

  四处发起贸易战的美国,备受制裁的俄罗斯,为脱欧谈判争执不下的英国与欧盟,经济转型压力重重的中国,通货膨胀率高得可怕的委内瑞拉,货币贬值的土耳其,身处经济困境的巴西和阿根廷……很难想象,2018年的经济形势竟会如此波谲云诡。

  在世界经济步入不确定通道之后,各经济体的施策呈现出三大特质:一是针对外部攻击做出回应,二是根据变化及时微调,三是保持国内经济稳定。三者之间有时呈现出一致性,有时也会发生矛盾,有时会因为短期应对影响到长远布局,有时需要为长远考虑牺牲一些短期利益,中间的平衡与拿捏成为决策者们最大的考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