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面临的就是“没法考”的问题。高炮连连长陆文西拿到考评实施细则时差点懵了:其中并没有连队主战装备的考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新装备。
“新装备配发还在路上,考评怎么办?”旅党委决定在新装备考评规程的基础上,形成符合部队实际的考评办法并报上级批准。拿到新的考评办法,陆连长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面对考评,机关文印员陈文青的境地有些“尴尬”——考评办法里压根就没有文印员这个专业。类似的“漏网之鱼”还有不少,一场考评很难全部涉及。旅里决定让他们先参加相关后勤保障专业的考评,待具体规定下发后再补考。
下士侯续杰面临的情况更加“棘手”。他原是海防炮兵专业,改革调整后成了一名报话员,后来调整为司机,现在的岗位是运动通信员。
“入伍3年,换了4个专业,我到底考哪个专业、怎么定级?”侯续杰有些不知所措。
下士吴浩文一直从事卫星通信专业,但考评来了“只能看着装备干着急”。吴浩文说,连队这一专业现在只有他一个人,面对考评中不懂不会的课目,根本找不到人请教,压力很大。
转岗人员、小专业人员“考评难”的问题不是个例。张鹏介绍说,旅里为此成立了多个小专业集训队,侯续杰与吴浩文参加专业强化集训后,将参与集训队组织的等级考评。
实践操作中“没法考”的问题解决了,思想上“没法考”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这样考评,我的‘专业’有啥用?”看着考评内容,卫生科科长梁永强心里有些拧巴。从军医到卫生科科长,梁永强常年和药剂处方打交道,从未接触过参谋“六会”、谋划调控等考核内容。
对此雷国鸿也感同身受。作为大家眼中优秀的“老政工”,雷国鸿没想到有一天要以军事指挥员的身份参加考评。他一方面感到心里没底,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的专业能力“没得到充分体现”。
“构建精细化的训练管理模式,还有很多精细的工作要做,这需要时间和过程。”旅政委曹磊做通大家思想工作的办法,是带头参加机关强化集训班。“研究打仗是每名军人的专业,不谋战思战最终只会被淘汰。”他在与官兵谈心时说。
定级之后的“下篇文章”值得关注
“充分运用定级成果,还需完善人才评价与任用培养体系”
3月上旬,旅机关楼公示栏上,第一批参加等级考评的参谋军官成绩公布。有人因没评上理想的等级而失落,也有人因评上了较高的等级而欢喜。
无论成绩如何,对很多人来说,这场考评已经结束。
但在张鹏眼中,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不是为考而考,定级之后的‘下篇文章’更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