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姜锋:德国外交亟需面向未来找准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19-11-04 16:16:49


 
  对华竞争压力应成发展动力

  当然,欧洲视角包含全球维度,凸显多元。中德关系也是如此。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民间社会的密切交流让中德关系成果丰硕。但这种关系越丰富、越多维就越复杂,双边关系经受风浪和考验的能力还需加强。不少中国公众感觉德国媒体的涉华报道过于负面,有时甚至严重脱离实际,试图以此歪曲中国形象。另外也经常有人告诉我,“中国恐惧症”正在欧洲游荡。一些欧洲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了,下一步就是称霸世界。更有甚者提出,中国是欧洲的制度性对手。

  欧洲当然得走自己的路,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的路是唯一的路。否则,欧洲宣扬的多边主义又怎能令人诚服?欧洲的古老智慧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各国发展路径是多样的。中国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很自然的事,况且实践已经证明这是正确之路,中国人民的福祉整体上在不断提升。

  正因如此,中国和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应该共同捍卫多边主义。中德建立了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这首先体现在两国政治互信上,两国元首和政府领导人近年来互访频繁。

  在美国四处挑动贸易摩擦、严重损害全球经济和自由贸易体系的情况下,中国给出的回应是进一步开放市场。我最近调研的在华德资企业均证实,尽管中国市场比以前复杂了,但它们的利润仍比在其他国家丰厚。截至2018年,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德国则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

  在远离政治冲突话题的民间交往和社会关系上,中德两国相互欣赏和吸引。目前,有3.7万名中国学生在德留学,上千名中国学者在德研究,双方签订了1300多个高校间合作协议。对德国学生而言,中国是欧美之外最大的留学目的国。青年人的选择是基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可被视为双边关系的晴雨表。

  世界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正在破坏世界秩序。中德两国应携手捍卫多边主义。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导致中德之间的竞争压力有所上升。但竞争不是令人恐惧的原因,而应成为促进共同发展的动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