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表明岛内政治中存在着政治对冲现象
中评社记者:在这次选举中,韩国瑜造势场子的人多势众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韩国瑜虽然最后未能成功实现翻转,但也获得了552万票,您如何看待“韩流”这股势力?
李义虎:尽管选举结果反映了“绿大蓝小、绿长蓝消”的结构特征和政局走势,但还需要注意到的是,本次选举中确实有“韩流”的存在,毕竟韩国瑜在蓝营整合并未发生最终效果的情况下依然获得了552万票,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成绩,因为它代表了另一股政治势力和另一种社会现实。
选举后期冲刺阶段,韩国瑜造势的那些场子可以说是人多势众,用发生革命、盛大节日来形容也并不过分,一时间媒体使用最多的字眼是“挤爆”和“外溢”,确实有一种“挤爆—外溢”的现场效应,这一度让某些人坚定预判韩国瑜可能取胜。因此,从选举声势和场面看,确实是蔡的民调高、韩的场子热。这种看似很矛盾、很诡异的现象,实际上意味着在台湾政治中发生着一种“对冲效应”,在政治地层深处积聚着一股对冲的力量。从选举最初布局来说,有先前的“三角督”,后来有个韩蔡宋“小三角”;但“韩流”的再现,呈现出的是一幅各自能顶半边天、看似五五波的图景,谁都明白最终选举冲刺还是韩蔡的两极对决。韩蔡对决的实质含义就是岛内政治中的对冲效应已经台面化了,代表着依靠蓝绿对决还是依靠庶民革命两种政治路线,以及意识形态挂帅与经济民生挂帅的两条选举路线。从一开始,这种对冲就预示着这将是一场与以往历次选举价值不同、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选举,因为其前景将会出现令人奇怪的两个矛盾着的情况,即:若蔡胜选必是蓝绿对决的结果,蔡英文的竞选策略就明显表明她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若是韩胜选必是庶民运动的胜利,是反蔡联盟的胜利,是“韩流”的胜利;这同时意味着不是蓝绿对决中的胜利,当然也不是国民党和蓝营的获胜。反蔡联盟、庶民运动超越蓝绿政治,是对蔡英文民进党各种不满的集中、集聚和强力反弹,是民怨的总体爆发。选前,在韩国瑜阵营有个词很流行,叫“翻转”。韩本来是具备这种翻转的条件,如果翻转成功将是结构性翻转;韩最终也确实激发出了蓝营与“韩粉”的552万票,在蓝营动员力方面可以说达到极限(其他蓝营政治人物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韩国瑜竞选团队的口号是“下架蔡英文”、“翻转台湾”。他发动了很有声势的庶民运动,把厌恶蔡英文和民进党的人都发动、团结起来。但经过激烈较量和大型造势,这种翻转没有成功,它聚集了足够的人气,却没能赢得够数的选票。然而,无论如何,“韩流”蕴藏着的政治对冲因素、以及这种对冲中浮现的社会矛盾仍然是存在的,对今后政局走向仍然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