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研究华侨华人的学者很多。我们侧重在华商研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看到,海外华商回国投资捐赠贡献很大;二是在美国波士顿、纽约的华人社会,或东南亚的华人社会中,可以看到与明清乡绅自治很相似的东西。
中国传统社会其实是基层自治和自我管理。在海外,中国本土乡绅的角色就更不同,中国政府不会管他们,外国政府——无论美国还是东南亚,不会管他们,但华侨华人又有需求,就形成华侨华人社区或社会。其中需要纽带、核心、管理者,事实上是华商。因为社区管理要出钱出力。通常是这些华商有了事业,有了经济基础,才能去对热爱的华人社区做贡献。海外华社的核心事实上是华商,华侨学校的中坚力量也是华商。当然,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也出于热心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张梅:华侨华人的乡绅自治,可否请您详细解释?
龙登高:我觉得过去研究有一个误区,认为中国专制社会是皇帝把一切管下来。在我看来,其实基层是自治的,使皇帝能实现低成本的大一统管理。
侨民到海外去,人生地不熟、无亲无故就能奋斗出来,还能形成自我管理的社会,这与历史渊源有关。华侨华人在家乡就没与政府打什么交道,都是民间在做。
例如,林绍良的家乡,福建福清海口镇,宋代建立的跨海大桥——龙江桥,不是政府建立的,是和尚及当地乡绅去化缘筹资修建的。这座桥是免费的,每隔一段时间要大规模维护。他们成立了理事会,或说基金会,自动有序地进行乡村基层社会建设。各种基层事务,自己就处理得很不错。
华侨华人到海外也是这样,不需政府管理,尤其是初期。例如,菲律宾的唐人街,有自己的消防队。旧金山的唐人街,以前是封闭的,由于歧视和冲突,他们自我保护,从公共管理角度,是自发组织起来的。这也是传统在海外的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