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站官兵为驻训直升机加注油料。 |
中评社北京11月28日电/南国初冬,碧海蓝天间,数架多型战机在某机场陆续着陆。机场塔台内,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场站副站长孙锋精准发出一系列保障指令。
官兵闻令而动,迅速奔向战机,检查、充氧、充氮、加油……很快,战机再次腾空而起。
“如今,我们保障任务量大幅增加。”该场站站长李伟告诉记者,以前驻地自然环境恶劣,加上硬件条件差、经常断水断电等实际困难,制约了场站飞行保障能力提升。
随着部队调整改革深入推进,该场站从保障自己的“留守场站”,转型为能够担负多种保障任务的重要“任务场站”,被上级评为一级优质场站。
保障能力快速提升的背后,是该场站官兵近年来不懈的探索与实践。
李伟至今还记得,刚任站长时,场站面临缺保障骨干、缺保障经验、硬件设施年久失修等棘手问题。由于缺少任务牵引,有的官兵甚至滋生了“守摊子”思想。
压力,前所未有;转型,迫在眉睫。为此,他与时任场站政委徐卓带领党委班子成员,跑遍基层单位,问计基层官兵。
“困难千头万绪,凝神聚力第一步。”场站党委研究决定,从思想教育入手,大力开展专题教育、双争评比和典型培树工作,增强官兵事业心责任感;狠抓部队作风养成,锤炼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气。他们还制订《正规化管理细则》等制度,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树立以实干实绩选人用人鲜明导向;严肃处理少数“懒散慢娇”人员,组织官兵对和平积弊大起底、大扫除、大整治,部队风气得以快速扭转。
在统一官兵思想、大力改善硬件条件的同时,该场站聚力狠抓作战保障能力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