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后新冠”时期的世界将会怎样
http://www.CRNTT.com   2020-04-25 10:33:39


 

  “后新冠”阶段的国际关系,将在疫情之前形势的延长线上继续演进。就大国关系而言,规则、标准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焦点。2019年1月达沃斯论坛上,安倍提出全球数据治理这一新概念,并推动在6月大阪G20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当时安倍提出必须制定数字经济监管规则。日本数字经济起步较早,但发展速度和市场规模相对滞后。数字经济原本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讨论议题,日本明显是要在这一议题上抓住规则制定主导权,引导WTO改革的讨论方向。

  在高技术领域,国际战略博弈强度也在提升。2019年底日美主导修订《瓦森纳协议》这一集团性出口控制机制,增加了对12英寸硅片技术出口的限制内容。这是要对中国实施“卡脖子”工程,精准打击中国快速发展的半导体产业。在美国打压华为的同时,日本也约谈了几家中国高科技公司的负责人。

  美欧日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日益增强,并更多地把经济问题、科技问题与国家安全问题结合起来考虑。背景是各种军用、民用技术合流,军民两用技术增加,科技研发、生产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普遍化。2019年欧盟出台了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新规,在涉及高科技、关键基础设施和敏感数据的产业领域对外国投资加强了审查。美国、日本也加强了类似的限制手段。不少国家担心在投资上因为外资收购而失去对本国战略部门的控制,以及在贸易上的基本供应过度依赖外部,于是争相推出新政策,加强自主性,减少对外部的依赖。

  中美战略博弈持续激化,日本仍将扮演“两面人”角色并会给自己“加戏”

  “后新冠”阶段,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势必加码,针对多边主义的攻击会进一步加强。不过,安全摩擦乃至军事碰撞不会成为美国政策的优先选项,美国在安全领域与“潜在对手”的较量,将主要体现在军事技术开发与地缘战略布局上。但不能排除美国将摸索触碰中国的核心利益,比如台湾问题。去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台湾保证法2019”及“重新确认美国对台及对执行台湾关系法承诺”决议案,今年3月又以415票赞成、0票反对的压倒性票数通过了所谓“台北法案”。特朗普3月27日签署了这项法案。这些都会激化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深刻矛盾,甚至成为未来冲突的导火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