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人民日报评:新兴经济体应协调防范外溢效应
http://www.CRNTT.com   2020-07-08 10:47:32


 

  对银行业而言,负利率导致银行存款减少。德国银行业协会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自实行负利率以来,欧元区银行共损失250亿欧元。英国银行业对英央行可能实行的负利率表示强烈反对,称这项政策将大幅削减银行收益,限制它们消化疫情导致的贷款损失的能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布鲁内梅尔表示,负利率政策不应作为一项经济刺激手段长期使用,否则将削弱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功能,加剧金融系统风险。由于通常依赖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保险业、养老基金等也将受到挑战。国际清算银行2018年发布报告认为,在利率极低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的偿付能力将比银行更令人担忧。

  分析人士称,负利率也将造成金融和固定收益资产价格泡沫化,进而加大金融系统的长期风险。极低的利率使投资者更愿意进入资本市场,购买高风险资产以寻求高收益,甚至是低信用等级债券。释放的流动性涌入资本市场而非实体经济,造成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脱节,金融资产泡沫随之被不断推高,危及金融稳定。过于依赖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也挤压了央行政策空间。“当非传统货币政策常态化,传统货币政策传递渠道也会发生变化,各国的政策效应也更加不确定。”高海红说。

  英国经济学家莱特福德指出,负利率在短期内具有较强的提振经济效果,但随着政策持续,边际效益递减,其负面影响将日渐明显。不少人因此将负利率比作“饮鸩止渴”“一剂毒性强烈的猛药”。许多国家对负利率持谨慎态度。英国央行迟迟未将利率带入负值区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表示“负利率并不适合美国”。

  多名经济学家指出,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并非因流动性短缺导致,而是内部结构性问题。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瑟夫·加农认为,低利率的本质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生产率放缓,负利率政策对此束手无策。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欧元区的负利率政策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未能实施足够的财政刺激或改革”,解决方法应该是“不再将重担交给央行,而是开始使用其他形式的经济刺激措施,如基础设施建设和明智的结构性改革来创造增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