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评:中国吹响了科技进军的号角
http://www.CRNTT.com   2021-06-02 00:00:53


  中评社北京6月2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5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召开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核心内容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工业化时代,中国快马加鞭,成为世界制造业门类体系最齐全的工业化国家。网络经济时代,中国奋力追赶,成为网络经济发展大国。

  工业经济和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实施的科技追赶战略客观上导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路径依赖。从早期学习苏联工业化模式,到改革开放之后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模式,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被一些科技工作者称之为“后发劣势”。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科技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可是,没有从基础做起,形成适合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科技体系。第二,强调中国科技发展应与发达国家看齐,无论是在科技项目选择、人才培养还是在科技评价、科技成果推广方面,几乎全盘西化。第三,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强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没有另辟蹊径,形成中国自己的科技发展战略,从而使中国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的成果成为“沙滩上的城堡”。中国在生物科技领域、材料科技领域、化学科技领域都存在许多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方面充分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先进经验,努力形成适合中国自己的科技体系,另一方面,必须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发展的道路问题,根据中国生产力发展需要,面向科技前沿,制定中国自己的科技发展战略。

  首先,必须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领域打攻坚战。科技创新的方式很多,既有综合性的创新,同时也有材料、工艺创新。中国当前科技规划和科技创新体系是建立在西方国家科技发展路线基础之上。无论是在太空探索,还是在物理化学基础研究方面,中国都没有自己原创性成果。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过去长期强调科技没有国界。中国自然科学发展必须和国际社会接轨。结果导致中国在科技发展方向方面,出现严重路径依赖。

  科技发展必须与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如果脱离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需要,那么,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包括印度在内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本国的需要,着力解决本国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亟待解决的问题。印度化学制药企业之所以相对发达,就是因为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对生物制药需求旺盛。由于印度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购买西方国家的专利,因此,印度在生物制药企业发展过程中,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仿制药品的发展道路。尽管这样做有很多问题,包括法律上的问题。但是现在看来,正是由于印度在药品仿制方面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反向”发展道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印度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用品需求问题。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近些年来中国已经充分意识到,如果依靠西方国家生物化学制药企业或者合资企业解决中国药品需求问题,那么,中国医疗改革有可能会夭折。正因为如此,中国选择了另外一条医疗卫生发展道路,一方面加快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集体采购”大幅度降低药品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加快中国生物制药事业发展的步伐。中国在病毒疫苗研制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在传统中医药开发利用方面,已经结出硕果。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只有充分了解本国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科技创新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没有止境。强调原创性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如果忽视了中国自身发展需求,那么,科技探索就会变成毫无价值的幻想。科技创新有可能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只有充分照顾到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才能确保中国的科技创新具有长久生命力。

  其次,科技体制改革是系统性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科技体制创新,首先要求形成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科技创新的教育体制,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长期形成的部门主义、地方主义、保护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山头主义,使得中国科技创新面临诸多障碍。我国科技评价活动,已经变成少数人的轮流坐庄。我国在科技职称评定和科技成果鉴定方面,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如果不重视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科技创新发展问题。

  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全民参与的科技良好氛围。日本新闻媒体定期举办科技创新比赛,虽然一些参加者科技创新成果令人感到可笑,但正是这种全民参与,使得日本始终成为科技创新国家。

  增加科技透明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一些科学技术成果公布之后,可能会引起广泛争议,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恶意攻击科技工作者。只有增加科技透明度,反对科技垄断,禁止暗箱操作,才能使中国的科技创新形成良性循环。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在中国有一大批“民间科学家”,他们用自己毕生精力,从事科学研究,有些科学研究成果可能会具有一定的价值,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可能会是重复劳动。但是,不管怎样,应当增加科技创新的透明度,接受社会评价,而不是让少数科技人员评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科技成果评价过程中,发现新的用途,激发人们的灵感。

  许多科技发明创造的创意最早来自于中国,可是,创意之所以没有在中国形成真正的科技成果甚至催生新的科技产业,原因就在于,既得利益集团相互掣肘,科技人员迫于各种压力,最终不得不将自己的创意埋在心底。这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只有增加社会透明度,才能确保科技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强调社会包容度。科技创新过程是一个不断失败的过程。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在一次又一次失败中,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取得成功。历史上无数经验证明,允许失败,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如果不允许失败,那么,科技创新只能小心翼翼,科技创新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应当取消我国现行法律文件中出现的“伪科学”概念。因为从理论逻辑上来说,所有科技假设没有得到证明之前都是“伪科学”。当年爱因斯坦提出的一系列假设,在没有得到证实之前,都被视为“伪科学”。可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科学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地肯定、否定过程中循环前进。如果把一些没有证明或者无法得到证明的科学结论或者技术研究视为“伪科学”,那么,有可能会扼杀科技创新。只有允许大胆创新,容忍失败,才能使中国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

  第三,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社会基础。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美国之所以成为科技创新强国,是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高等院校,吸引世界最优秀的科技人才。这种良性循环,确保美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始终站在世界前列。中国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应当高度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自然科学课程。

  现在许多中小学都有了社会科学和人文教育基地,可是,却忽视了自然科学教育基地,没有天文望远镜,也没有实验装置。这是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情。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可以激发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为中国科教兴国埋下种子。如果中小学教育忽视了自然科学教育,减少实验课程,盲目追求升学率,那么,中国要想实现科教兴国将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学者大声疾呼,应当尽快改变我国教育和科技不能真正完全匹配的问题。组建科学教育文化委员会,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如果将我国科技馆设备运用到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我国中小学校和科技馆建设联系在一起,那么,我国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将会更加牢固。当前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当然,如果中央制定宏观调控政策,要求中小学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协会等教育科技机构必须实现资源共享,高度融合,那么,我国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就会发生改变。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必须以教育为基础。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