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26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中国恒大7月17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披露2021到2022年该公司经营亏损8000多亿元,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总负债高达2.4万亿元,企业存量资产只有43.34亿元。
这标志着这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已经资不抵债,随时都可能会宣告破产。事实上,这家公司在一些地方的分支机构已经被债权人申请破产。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中国这家曾经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成为历史。
几乎与此同时,拥有100多架民航客机的山东航空公司宣布退出证券交易所,被中国国际航空集团公司吸收合并。虽然从法律上来说,这家企业上市公司的资格被取消,但是,被中国国际航空集团公司合并的是山东航空公司的控股企业,山东航空公司仍然可以在中国国际航空集团公司的麾下开展商业运营活动。
这说明在中国一些标志性企业特别是一些引人注目的明星企业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中国市场出现了非常残酷的淘汰赛。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市场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标志性企业被淘汰,可能会引起市场剧烈震荡,但是,对中国经济增长,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改革开放近半个世纪,已经具备足够的承受能力。对于标志性企业的凋零,中国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上个世纪为瞭解决国有企业资不抵债的问题,政府花大力气,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对一些信托公司实施破产整顿,在海内外引起巨大的争议。但是,经过市场经济洗礼之后,现在越来越多市场人士认为,应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那些资不抵债的企业,应当鼓励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申请破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进入破产整顿程序,召开债权人会议达成协议,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恒大债权人主动提出要求,香港司法机关将会依照破产程序受理,并且妥善处理债权人的债权问题。当然,恒大债权人之所以不愿意申请破产,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已经投入太多,如果申请破产,他们必须接受残酷的事实,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到那个时候,债权人要想完全实现自己的债权将会变得非常困难。正因为如此,他们等待中国政府或者大型国有企业进入恒大,接管这个烂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