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2月28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波音公司日前宣布,将于2020年1月开始停产737MAX机型,以便减轻公司的财务负担,这是波音公司20年来的第一次停产。
2018年10月,印尼狮航的一架波音737 MAX8飞机从雅加达起飞后不久失联,随后被发现在印尼海岸坠毁,造成189人罹难。2019年3月10日,衣索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客机也发生坠机事故,造成机上157人遇难。在这起坠机事故发生后,各国监管机构停飞了世界各地的这一机型。而已预定该机型的各国航空公司则推迟或取消订单,造成波音公司该机型飞机大量堆放。由于停放飞机的场地严重不足,该公司只能将组装完毕的新飞机停放在员工的停车场上,此举无疑造成了员工的停车难。
在重大空难连续发生后,波音公司的财务面临巨大压力,2019年第二季度就出现了约100亿美元的亏损,这是3年来首次出现的亏损。如果继续生产的话,则势必增加大量购置零部件的开支,而飞机又根本卖不动,所以无疑会进一步加大亏损额度,平均每季度会出现约55亿美元的现金缺口。最要命的是,美国联邦航空局何时会允许该机型重飞,目前根本无法预计,这是迫使公司做出停产决定的关键因素。
从2017年5月投入商业运营以来,截至2019年3月世界各国的航空公司共拥有370架波音737MAX,目前还有4000架以上的客机有待生产和交付客户。
早在2019年4月,波音公司就开始将737MAX的产量从每月52架减少至42架。当时公司高层曾乐观地预计,最晚当年9月就可望获得重飞许可,但这显然是一厢情愿,自我感觉太好。目前看来,在2020年前两个月内都根本指望不上。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和美国航空公司在2020年4月以前的计划中都没有列入波音737MAX机型。即便未来美国联邦航空局高抬贵手,重新放飞737,但欧洲以及中国的相关主管部门是否会相继跟进,显然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波音737飞机的零部件多达300—400万个,仅美国国内的零部件就多达1.3万家,遍布各行各业,通用电气是其最大的供应商,此外还有很多国外供应商,例如其机身就有35%在日本生产。一旦737MAX开始停产,则如何维持这一极为庞大的供应链是一个非常棘手的超级难题,其负面影响显然将会旷日持久下去。因为大量的零部件生产商多年来都是波音公司的固定合作伙伴,彼此的合作关系非常稳定。这些零部件都是为波音飞机定向生产的,是很难转用于其他产品的。既然波音停产了,那许多零部件生产商就只能另起炉灶,转产其他产品,否则就只能关门大吉。这么一来,即便今后波音737重新获得飞行许可,该机型恢复生产,但届时能否保证零部件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波音公司尚未与供应商进行沟通。
|